第三章 第一節 千年競技 相互受益(2 / 3)

真可謂:靈敏神速,雄渾強勁,剛柔相濟,沾連纏繞,化發相隨,變幻莫測。

那正是:“搖動風車大旋轉,前後左右都是棍,恰似狂飆掃殘雲,酷似疾風掃落葉。”

看得特勒大叔目瞪口呆,連連後退,一時之間連叫好都忘了。

待得李尋陽一番棍術耍完之後,小院裏早已是落葉飛舞、一片狼藉,滿院的花草,被棍風掃落一地,讓李尋陽頗感內疚,趕緊向特勒大叔表示歉意。

“抱歉,大叔,我也是好久沒有這麼暢快地練棍了,把這一院子的景致都破壞了,還望見諒啊!”

聽得李尋陽這麼一番話,特勒大叔才從震驚當中緩過神了,緊忙上前拉住李尋陽的手:“尋陽啊,你今天真是讓我明白了什麼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此次來長安前,葉護和小郡主就告訴我,大唐的各類高人層出不群,單說這練武的高手,就遍地都是。我原本還不信,可待你練完這棍術之後,我是真的拜服了!大唐啊,大唐,人才濟濟,遠非其他部族可比啊!東後突厥也好,西後突厥也罷,突騎施就更不用提了,敗在大唐之手不冤啊!”

李尋陽心裏一陣苦笑:我這棍術,可是來自於21世紀的陳氏太極棍,幾百年來,多少武學大家的心血都傾注於此,將這棍術演化的爐火純青,哪裏是你突騎施人所能想象的?

心裏想歸想,嘴上還是客氣道:“大叔,過獎了!我這棍術,威風是威風,可比之你這刀術,卻隻能算是花架子了!”

特勒大叔忙說:“不對,不對!尋陽,突騎施也好,葛邏祿也罷,都是直率之人,好就是好,斷不會隨意誇獎別人!你這棍術,雖然在騎兵對陣之時沒有什麼用武之處,但在尋常步戰、日常防身之時,還是很有用處的。隻是,我對著棍術,還有許多不明白之處,不知尋陽能否賜教?”

作為自己的救命恩人之一,別說是介紹棍術,就是教給特勒大叔一些棍術的技巧,那也是理所當然的。

不過,為了練這太極棍,李尋陽可是下了十幾年的功夫,而且是在練太極拳小有所成的基礎上,才開始練棍的,豈是短期內能教會、練成的?

於是,李尋陽便將這棍術的要點,講給了特勒大叔聽。

這套棍法,共三十六式,包括二十四種棍法,即:崩、劈、挑、砸、撥、掃、抄、掛、撩、刷、纏、粘、點、絞、捋、挎、掄、晃、雲、蓋、封、閉、撐、架,而且每一式都有相應的口訣。

這套棍法,尤其講究步法,有:馬步、弓步、仆步、虛步、倒步、掏步、歇步等七種。正所謂:學棍不學步,難以行長路。

聽得特勒大叔在連聲讚歎之餘,又有些雲裏霧裏的感覺……

特勒大叔想了許久,最後還是長歎一口氣,對李尋陽說:“算了,你這棍術太過複雜,別說我現在難以學會其中的萬一,即便是倒退十年,讓我潛心練習這套棍術,我看也是難以學成,更甭提達到你現在的程度了!”

停頓了一下,特勒大叔又道:“尋陽,除了棍術之外,在刀劍方麵你是否還能展示一二?以便讓我開開眼界。”

李尋陽也沒有客氣,拱手表示遵命之後,便從兵器架上拿起唐式橫刀,猛然向前衝去,突然腰往後仰,雙膝著地,借助前衝之勢,身體一下子劃出去一丈開外,而就在這衝、仰、倒、劃的一瞬間,手裏的唐式橫刀卻已在格、架、掃、進、劈、砍、撩、紮之間,一共揮出了十三式。

這太極單刀,不同於太極拳和太極劍,沒有具體的動作名稱,隻有十三名歌訣,故稱為太極十三刀。

太極刀的技法和動作,講究連綿不斷,刀法清晰,勁力到位,剛柔相濟。

前麵的十三式尚未用老,李尋陽便緊接著左手撐地,一個燕子翻身,全身騰空而起。

與此同時,右手挽起一連串的刀花,將渾身裹住,宛如一道長虹橫貫空中。

就在整個人即將落地之時,一個後空翻,一眨眼便落到兵器架前,左手操起類似唐式橫刀的後突厥刀,雙刀搭成一個斜十字,一改剛才單刀的飄逸靈動,宛若猛虎下山,雙刀互進,威猛異常。

雙刀滾動之間,已經很難看清身手步法,隻見雙刀翻飛,身帶刀舞,逼人的刀氣讓特勒大叔不禁後退數步,以至於差一點就坐在了連廊的台階之上……

李尋陽的雙刀,傳說是來源於唐朝的雙手劍,其特點既有刀如猛虎的剛猛,又有劍似遊龍的灑脫,不但氣勢逼人,而且節奏簡明,更強調刀法的實用性,特別是其雙刀互動、刀人融合,幾達人刀合一的境界!

正在特勒大叔驚歎之餘,突然聽得李尋陽一聲爆喝,左手的後突厥刀已經脫手而出,射向了小院牆角的一顆如水桶般粗細的大樹。

“咚,噗,哢嚓!”

後突厥刀竟然穿樹而過,去勢未減,又深深地紮在了小院的土牆之上,刀沒至柄。

而那顆如水桶般粗細的大樹,先是晃動了一下,然後竟然從中裂開,轟然倒下,隻震得小院一陣子塵土飛揚。

聽聞內院的異響,前院的幾名護衛急忙奔跑而來,剛推開內院的大門,便看見特勒大叔已經站在了院子的中間,大聲地說了幾句後突厥語,又衝來人揮了揮手,護衛們這才邊東張西望了一下,邊略顯遲疑地退了出去。

李尋陽心裏一陣自責:

唉,原本隻想給特勒大叔演練一下太極單刀、雙刀的套路,可是自己一時興起,竟然得意忘形起來,全然不顧身子何處,搞得小院裏是一片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