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曲(1 / 3)

又是人生第幾個秋?今日陰雲不散,秋雨颯颯,到處都是秋聲。細雨梧桐,到黃昏、還點點滴滴。聯想一生坎坷,情景交融,真是淒淒慘慘戚戚。

郭利民站在寬大的落地玻璃窗前,看著夜幕降臨下燈光璀璨的城市。手機上抖音裏重複播放著撕心裂肺版的《失去愛的城市》,這45秒的歌曲片段每每播放都能震撼他的心。

“我在這個陌生城市裏

迷了路淋了雨丟失自己

心頭殘留的那份溫情

被雨水衝刷的所剩無幾

我在失去愛的城市裏

挨了凍吹了風看透了你

當跌倒在無人的角落裏

才發現我竟哭得像個孩子”

郭利民準確的將這首歌曲歌名中的“愛”字理解為仁者愛人的愛,心中默默將“陌生城市”改為“熟悉城市”,這樣歌曲歌詞才能真正適合自己的境遇,才能將自己毫無違和感的代入這首歌中。效果是好像是自己在傷心欲絕的歌唱自己的人生。

他身患多種疾病。

僅僅嗓子一種疾病就給他帶來了半生的孤獨痛苦,無法與他人正常言語溝通,注定了自己的孤獨和他人的誤解。自己無法正常說話,直接導致社會關係上別人難以理解的巨大失敗。

他隨手在手機上點開筆記軟件,幾首自己創作的詩歌躍入眼簾。

濟濟一堂歡樂,

偏坐一隅無言。

如一樹黃鸝婉轉,

不見一鴉孤寒。

幾束刻薄目光,

無視躲閃。

又如壩鎖江潭,

千言萬語幾多水,

積成千結百轉願,

和衝天長怨。

半生已過,

豈能心甘,

未來依舊依然?

且低酌痛飲,

醺醺然了時間,空白了過去歲年,

活在當下悠閑。

“哦,這是寫嗓子疾病給生活帶來的窘迫。”

封雪無情一素廣,

江山有意妝九荒。

盛春繁花一萬裏,

不及梅花一處強。

“這寫的是寒天梅花的堅強氣質。”郭利民點了點頭。

一往情深天外樓,

一杯俗世紅塵酒。

孤人孤立一孤山,

聽風獨唱一晚秋。

“嗯,這首詩表達了孤寂的悲涼。”

玻璃上灑滿斑駁的雨水,適時有幾個飽滿的雨滴沿著玻璃流淌下去。郭利民眼神落寞,眼眶幹涸的如同20年前就飲盡的空酒瓶。他想,像他最愛的另一首歌《夜空裏最亮的星》所唱那樣:“我祈禱擁有一顆透明的心靈和會流淚的眼睛”,但是不知道是無畏的堅強心理還是悲哀的習慣作用,如此淒慘的境遇中卻很難流下淚來。

“如果我一生沒有身體疾病,從出生開始健康的生活到現在,我會是什麼樣子呢?”郭利民想,“那個郭利民會很幸福吧,也許是一個高校的老師呢!”

鏡頭切換,郭利民老師的幸福生活一幕幕展現在熒幕上。在酒席上和友人指點江山,意氣風發;朋友眾多,人緣極佳;工作順風順水,穩步升遷;家庭和睦,一片溫馨和諧……

郭老師上課屬於專職工作,自然缺少不了。郭利民老師這天心情很茂盛,很飄柔,給古今中外的各界人士上課,暢所欲言,縱橫捭闔,“不理解的人以為我出口千言,離題萬裏,實則(唱)逐草四方沙漠蒼茫,哪恨雪霜撲麵。射雕引弓塞外奔馳,笑傲此生無厭倦……”班裏的學生們紛紛跟唱起了這首《鐵血丹心》,一致的是跑調的精神很統一,場麵壯觀。

可是郭老師看到隻有袁世凱緊閉著嘴,一聲不吭,於是問他怎麼了,他說他感到莫名的空虛。

這時李白手裏托著個酒缸,臉紅脖子粗的晃悠悠站了起來,關心他道:“空虛?是肚子餓了還是腹瀉?是病得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