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的時候就想寫這本,因為心裏有無數的情懷想要釋放,
後來的我嚐試過許多工作,剛出社會那會,年紀很小,為了填飽肚子什麼都幹,直到最後,選擇性的挑一下自家沒有做過,又感興趣的那種生活。在戈壁灘上放牧,在馬場養馬,做廚師,學攝影,做文案編輯。到處漂泊,
三教九流什麼樣的人都遇到過,幹活不給錢的,黑中介和片警狼狽為奸坑錢的,黑導遊拉到地方強製消費的,有些記不清了,有些至今記憶猶新,我得承認我哭過,但從沒有一次是因為害怕,或者是除了孤獨外的其他東西。這些豐富的經曆給了我很多創作的靈感。
有些孤獨是因為心涼,看盡世間百態,讓自己越來越覺得淒涼。與萬千在城市裏漂泊的人一樣,我也曾被拖欠過工資,四處討要無果,還挨了一頓毒打。去勞動局密密麻麻的一大群人與我一樣等著討要薪水,工作人員總是愛答不理的態度,一拖再拖的情況下,剛剛出來闖蕩沒有積蓄的人就要餓肚子,喝西北風了,
從秦皇漢武中華兩千多年的曆史,無論如何改朝換代,吃皇糧的人總是對老百姓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然後麵對他們的上級,又會不停的搖尾巴。當所需的拖欠薪水的證據資料全部交付完畢,回家等了幾個月,後不了了之。像這樣的事情在這個社會的底層屢見不鮮。
有一次自己一個人橫穿廬山自然保護區裏走不出去了,壓縮餅幹與水全都沒有了,又餓又渴,後來找到個岩洞用舌頭舔從岩縫裏滴出來的水,那水很甜,真實的讓人感受到大地之母的饋贈。
後來又找到了瀑布,在瀑布下洗澡,那的感覺真好,就是有點涼,能感受那種瀑布飛流直下擊打在身上的痛感。
走出保護區來到山下已經是淩晨了,在公路邊看到一片白菜地,拔出來就往嘴裏塞,最後不知道是因為吃的太快還是什麼,又跪在地上一頓吐。最後遇到一個素不相識的當地農民,他說天這麼晚了不如先在他家借宿一晚,陌生人的善意往往讓人感動。
一直很喜歡馬,它從遠古的沙場馳聘而來,雄渾,高昂,豪邁,幾千年來,馬用自己的力量和赤誠經曆了血與火的洗禮,隨著人類發展成為了一種精神,如果能夠回到古代,我願做一個騎馬跨劍,從草莽身處掠過的遊俠騎士。
在北京的時候,有次在天通苑,工資沒有要出來,還被一群地痞流氓打的半死,雖然這些事看上去很糗,但也都是經曆,這些事隻是人生經曆的一部分,就像菜裏的鹽一樣,單吃肯定會很苦。但是菜裏沒了它反而會沒有了味道。
從關外的雪國到熱帶雨林的西雙版納,上思,十萬大山,直至越南緬甸。
從威海,煙台,蓬萊到邊塞詩人最喜歡的大漠,再到陽關外的可可西裏,阿爾金山,
在觀察世界豐富自己閱曆的同時,也可能會遇到一些讓人感到不愉快的事或人,但是你還是會感覺到中國真的很大,也很美。沒錯,就像,當你對世界充滿好奇時,潘帕斯的風吟和撒哈拉的故事就是生命的意義。
在我短暫的生命裏,粗淺的認為生命的意義就是感受不同的人生,如一個苦行僧,入世苦修,出世靜悟。在錫林郭勒的草原上縱馬飛奔,在玉門關的戈壁灘上尋覓古戰場的遺跡,在可可西裏拍野生動物,在昆侖山上做個結茅隱居的修士。
在少林寺學武在武當山練劍,走遍全國各地品嚐學習各個地方的菜係文化,參加很多探險活動,橫穿神農架,騎行去西藏,而後在上思的瑤寨裏做個彎弓射箭的獵人,人生,夢想,不就是一場注定孤獨不被人理解的旅行?
就像東野圭穀說的那樣,雖然辛苦,但我還是會去選擇那種滾燙的人生。
作家無疑是通過觀察與文字修飾記載每一個故事,我很認同莫言所說的那句“一個好的文學作品,那麼它應該來源於生活,尤其反映了當代某一部分人的生活。”
我願我為此而前行。
和年少時一直喜歡的女孩已經不聯係好多年,年少無知,一貧如洗,愛的簡單而熾熱,願意跑幾條街去為她買奶茶。願意去市場買小龍蝦,一個接一個的刷洗幹淨擦去掉蝦線煮好跑的滿頭大汗去送給她吃。後來慢慢的去感受現實。也不能說是別人功利。畢竟自己太過潦倒。
所以不怨天尤人。但讓我明白,這世間的現實,同富貴很容易,共患難很難。或許就像別人說的那樣,當你變得體麵時,你的付出,你的喜歡才會有價值,自此開始安身立命,閉口不談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