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番外3(1 / 2)

高修遠孤獨行走慣了,瞧著跟父親年紀相仿的傅錦元,心中暖熱,“多謝伯爺記掛。這幾年走了不少地方,眼界胸襟都開闊了不少。當時年少無知,行事魯莽,怕連累親朋好友,走的時候也沒留個消息,失禮之處,還請伯爺見諒。”

“哪裏哪裏,能回來就好。”

高修遠隨著他坐入椅中,關懷得真心實意,“伯爺和夫人如今身子都健朗嗎?”

“都很好,隻是內子今日入宮去了,後晌才能回來。”

入宮自然是要去令容的,高修遠畢竟許久沒見故人,陡然聽傅錦元提及,握著茶杯的手不自覺收緊些,“皇後娘娘鳳體也都安好嗎?”

“都好,都好!”傅錦元笑容滿麵。

這府邸不算寬敞,客房卻也不少,傅錦元當即安排高修遠在府裏住下,等傅益從衙署回來後,三個人掌燈把酒,促膝而談。

四年多的經曆,一夕間娓娓道來,就著窗外時緩時疾的雨聲,不覺已是天明。

傅益正當盛年,仍舊精神抖擻地去了衙署,傅錦元歇了幾個時辰,用過午飯,便帶著高修遠往普雲寺去——刺殺甄嗣宗的時雖鬧出過風波,但高修遠承認得坦蕩,將寺裏撇得清清楚楚,寺裏僧人便沒受半點連累,香火仍舊冷清,風雅卻更勝從前。

韓蟄登基後,加固邊防、重整朝堂,京城內外漸而富足安定,風雅文事重新興盛。

京城裏臥虎藏龍,名家輩出,但論及山水,寺裏住持最懷念的,仍是彼時驚才絕豔的少年公子,胸懷澹蕩,妙境天成。甚至連高修遠那些習作都被精致裝裱,跟名家畫作一道掛在廳中,供人賞玩觀摩。

時隔數年,仍時常讓去寺裏賞畫的傅錦元駐足。

雨勢纏綿,沾衣欲濕,孤竹山翠色正濃,風中綠浪微搖。

兩人沿著漸生青苔的石階上去,普雲寺的山門翻修過,前年又在山門裏側修了幾座殿宇,屋簷牆壁雕繪佛經故事,裏頭卻都是一卷卷書畫,有僧人精心照看。

知事僧是前年新來的,卻認得傅錦元,請兩人入內。

繞過大殿佛堂,是後頭僧人居住的禪院,雨絲被參天陰翳的古木遮擋,地上潮濕而幹淨,住持身披袈裟,坐在竹椅裏,正在跟旁邊的男童講經。

男童瞧著七八歲的年紀,身上穿著綾羅,麵皮白淨,聽得正認真。

傅錦元瞧見,便輕輕將高修遠攔住,往後退了數步,先在一處客舍坐下。

高修遠稍覺詫異,“那位是住持的俗家弟子?”

“算是吧。”傅錦元倒沒隱瞞,“是憫帝的太子,寄居在寺裏。”

憫帝是永昌帝駕崩後的諡號,高修遠在外遊曆,知道永昌帝禪位、駕崩,原以為這孩子也難保住性命,卻原來他還活著,在佛寺聽高僧教導。詫異之餘,不免推開窗縫多瞧了幾眼,那孩子雖聽得認真,偶爾卻走神似的,望著樹梢屋簷,眼神茫然。

待得住持講罷,便被人陪著下山,往梅塢裏去了。

高修遠孤獨行走慣了,瞧著跟父親年紀相仿的傅錦元,心中暖熱,“多謝伯爺記掛。這幾年走了不少地方,眼界胸襟都開闊了不少。當時年少無知,行事魯莽,怕連累親朋好友,走的時候也沒留個消息,失禮之處,還請伯爺見諒。”

“哪裏哪裏,能回來就好。”

高修遠隨著他坐入椅中,關懷得真心實意,“伯爺和夫人如今身子都健朗嗎?”

“都很好,隻是內子今日入宮去了,後晌才能回來。”

入宮自然是要去令容的,高修遠畢竟許久沒見故人,陡然聽傅錦元提及,握著茶杯的手不自覺收緊些,“皇後娘娘鳳體也都安好嗎?”

“都好,都好!”傅錦元笑容滿麵。

這府邸不算寬敞,客房卻也不少,傅錦元當即安排高修遠在府裏住下,等傅益從衙署回來後,三個人掌燈把酒,促膝而談。

四年多的經曆,一夕間娓娓道來,就著窗外時緩時疾的雨聲,不覺已是天明。

傅益正當盛年,仍舊精神抖擻地去了衙署,傅錦元歇了幾個時辰,用過午飯,便帶著高修遠往普雲寺去——刺殺甄嗣宗的時雖鬧出過風波,但高修遠承認得坦蕩,將寺裏撇得清清楚楚,寺裏僧人便沒受半點連累,香火仍舊冷清,風雅卻更勝從前。

韓蟄登基後,加固邊防、重整朝堂,京城內外漸而富足安定,風雅文事重新興盛。

京城裏臥虎藏龍,名家輩出,但論及山水,寺裏住持最懷念的,仍是彼時驚才絕豔的少年公子,胸懷澹蕩,妙境天成。甚至連高修遠那些習作都被精致裝裱,跟名家畫作一道掛在廳中,供人賞玩觀摩。

時隔數年,仍時常讓去寺裏賞畫的傅錦元駐足。

雨勢纏綿,沾衣欲濕,孤竹山翠色正濃,風中綠浪微搖。

兩人沿著漸生青苔的石階上去,普雲寺的山門翻修過,前年又在山門裏側修了幾座殿宇,屋簷牆壁雕繪佛經故事,裏頭卻都是一卷卷書畫,有僧人精心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