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同行(三)(1 / 2)

生死同行(三)

生死同行(三)

一時間,大殿中喧嘩聲四起。

“呯”的一聲。韓非一掌擊向幾麵,不聲不重,卻堪堪可以讓殿中的眾人聽到。

一時間,大殿嗖然安靜了下來。

韓非的目光從眾人身上遊弋而過,冷冷道:“眾卿為國之棟梁,需要替朕分擔的,隻須是朝堂之事。至於朕的婦人,就不勞諸位操心了。”

韓非在說這些話時,聲音不僅很冷,還帶著肅然的殺意。

大殿中的諸人,一時間噤若寒蟬。

眼看再無人敢出來反對,韓非神色稍霽。

聲音放緩,韓非再次朗朗說道:“那些住在驛館的公主們,雖說是各地領主的心意,但是朕終究還不曾領受,所以,說起來,還算不得是朕的婦人。”

眾臣麵麵相覷,心裏雖然對韓非的話並不認同,然而看他麵色淩厲,卻也無人敢冒然出來反駁於他。

韓非聲音一提:“皇後說得對,如今朕已一統天下了,便應號令天下人以韓國禮儀為國禮,以韓國法令為國法。如此,有禮可循,有法可依,朕才好以法令治天下。如此朕的萬世基業才可萬世無憂。如此簡便易行的治國之策,為何眾卿視而不見,卻隻糾纏於朕的宮闈之事!”

這句話,由韓非的嘴裏說出來,自然頗有份量。

便是像皇叔輩的韓氏宗親,在聽了韓非這一席話後,也隻好將所有的不滿俱咽了下去。

韓非對衛芊的袒護之情已是十分明顯的,如果到了現在,還有人看不出來皇後之所以如此囂張,完全是因為有皇上在身後撐腰的緣故,那麼也活該去死了。

話說回來,皇後的策略雖然難掩私心,不過於國而言,卻是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達到最佳的效果。

再則,這些公主在公卿大臣們眼裏,也不過是些婦人罷了。所以,這些公卿大臣雖然對衛芊仍然有些不滿,卻終究不好為了婦人的事,一再觸怒韓非。

這事,最終還是順了衛芊的心意行事。

少了群臣的阻攔,衛芊便索性放開了手腳行事。

她原本便善商,又心計縝密,善於觀察。在眾公主入宮學習禮儀期間,她曾親自前往探視。

不過是隨隨便便走了那麼一圈,與眾公主聊了那麼一會,衛芊便發現,魯國的公主善織,吳國的公主通刺繡,古國的公主會紡棉之術,等等等等。

這一發現讓衛芊簡直欣喜若狂。

她當即頒了道懿旨,宣韓國公卿士族家的貴女入宮,與各國公主同學禮儀之道。

這件事上,眾公卿大臣倒是極力配合的。

盡管他們並不清楚衛芊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但是自己家的女兒可以入宮,這讓那些公卿大臣們心裏多少有了幾分期待。

這些韓國的貴女們入宮之後,衛芊便讓她們統一起來讓別國的公主為她們開班授課,教授她們他國的文化,及手工手藝。

同時她對眾位公主跟本國的貴女們都有要求,但凡課教得好的,或是學得好的,不時都有各種賞賜。

這樣以來,無論是學的人還是教的人,熱情都分外的高漲。

一是,這些深居宮中的貴女、公主不曾與本國之外的人接觸過。如今甫一接觸另一個世界的人跟事物,熱情俱是分外的高漲。

二是,獎賞使然。

能得到皇後的獎賞,自然是非一般的榮耀。

在眾人眼裏,若是能在參予宮中授藝的期間若能表現突出,亦是為家族長臉的事。

隨著衛芊在宮中開班授藝開展得如火如荼,漸漸的,一些世婦之間起了些微妙的變化。

一些世婦也開始掀起了學習魯國的織造之術,吳國的刺繡之術,古國的紡棉之術的風潮來。

韓非是聽了一些公卿大臣們退朝時的私議聲,才知道衛芊居然在搞什麼開班授藝之事。

入夜,韓非回到寑殿時,衛芊腆著肚子躺在窗前的榻幾上竟然睡了過去。

韓非緩步上前,不意間,竟然見到那蓋在她身上的薄皮被突兀地高高撐起。

韓非一驚,整個人都怔住了。

他猶自不敢相信地,死死地盯著衛芊的肚子看,一瞬不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