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象生理與病理
(1)在生理情況下的春脈弦。
肝應春,故肝之常脈亦弦。春令,陰寒乍退,陽氣升發之時。此時,陽氣始萌而未盛,溫煦之力未充,《內經》稱之謂“其氣來軟弱”,故脈尚有拘急之感而為弦。肝為陰盡陽生之髒,與春相應,陽始生而未盛,故脈亦弦。常脈之弦,當弦長和緩,正如《素問·玉機真髒論》所雲:“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素問·平人氣象論》曰:“平肝脈來,軟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揭乃高舉之意。手舉長竿之末梢,修長且悠揚,喻弦脈之狀,甚為妥切。弦為陽中之陰脈。其脈為血脈拘急,欠衝和舒達之象,故弦為陽中伏陰之脈。
(2)病理情況下。
弦脈可見到多種病證:“氣虛、虛火、飲、寒”。證見氣逆邪勝、積聚脹滿、寒熱脅痛、瘧痢疝痹,等等。李時珍說:“浮弦支飲外溢;沉弦懸飲內痛;瘧脈自弦;弦數多熱;弦遲多寒;弦細拘攣;陽弦頭痛;陰弦腹痛;單弦飲癖;雙弦寒痼;若不食者,木來克土,必難治。”張仲景說:“雙弦者寒,單弦者飲。”此指兩手脈弦,為雙弦;一手脈弦,為單弦。徐忠可說:“有一手二條脈,亦曰雙弦,此乃元氣不壯之人,往往多見此脈,亦屬虛損,愚概予以溫補中氣,兼化痰應手而愈。”因臨床多見一手雙弦之脈,故錄此印證。
弦脈因其脈力強弱不同,分為常脈、病脈、真髒脈三種。
弦有太過與不及。
太過:弦脈太過之象,在《素問·平人氣象論》中說得很清楚,曰:“病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盈實而滑,乃有堅意。狀如循長竿,為弦長堅挺,已乏柔和之象。何以脈弦達過?不外氣逆、邪阻及本虛標實三者。
氣逆:因情誌拂逆,氣機逆亂,或氣機亢逆,或氣機鬱結,脈皆可弦。氣逆者,氣升血升,氣血搏擊於血脈,致脈弦長而強勁搏指。氣機鬱結者,氣血不能暢達敷布,脈失氣血之溫煦濡養,故拘急而弦勁。
邪阻:邪氣阻遏,氣機不暢,氣血不得宣發敷布,脈失氣血之溫煦濡養,故拘急而弦。阻遏氣機的邪氣包括很廣,除七情之外,尚有六淫及痰飲、瘀血、食積等。
邪客少陽:少陽主樞,乃陰陽出入之樞。少陽為邪所客,則樞機不利,陰陽出入受阻,氣血運行失常,脈失氣血之溫煦濡養,則導致拘急而弦。瘧屬少陽,故瘧脈自弦。痙乃筋之病,因邪客而氣機乖戾,筋失柔而拘急為痙;脈失柔而拘急為弦。故“痙脈按之緊如弦,直上下行。”肝為厥陰,為剛髒,為陰盡陽生之髒。邪客於肝,陽氣之升發失常,陽不勝陰,溫煦不及,致脈拘急而弦。兩脅拘急而疼。兩脅為肝之部位,故脈弦多有此現象。如《傷寒論》說:“太陽病,下之脈弦者,必兩脅拘急。”宜用小柴胡湯來疏泄少陽鬱結之氣。又如《金匱要略》說:“瘧脈自弦,弦數者,多熱;弦遲者多寒;弦小緊者,下之差;弦遲者,可溫之;弦緊者,可發汗針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數者,風發也,以飲食消息止之。”
脈象生理與病理
(1)在生理情況下的春脈弦。
肝應春,故肝之常脈亦弦。春令,陰寒乍退,陽氣升發之時。此時,陽氣始萌而未盛,溫煦之力未充,《內經》稱之謂“其氣來軟弱”,故脈尚有拘急之感而為弦。肝為陰盡陽生之髒,與春相應,陽始生而未盛,故脈亦弦。常脈之弦,當弦長和緩,正如《素問·玉機真髒論》所雲:“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素問·平人氣象論》曰:“平肝脈來,軟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揭乃高舉之意。手舉長竿之末梢,修長且悠揚,喻弦脈之狀,甚為妥切。弦為陽中之陰脈。其脈為血脈拘急,欠衝和舒達之象,故弦為陽中伏陰之脈。
(2)病理情況下。
弦脈可見到多種病證:“氣虛、虛火、飲、寒”。證見氣逆邪勝、積聚脹滿、寒熱脅痛、瘧痢疝痹,等等。李時珍說:“浮弦支飲外溢;沉弦懸飲內痛;瘧脈自弦;弦數多熱;弦遲多寒;弦細拘攣;陽弦頭痛;陰弦腹痛;單弦飲癖;雙弦寒痼;若不食者,木來克土,必難治。”張仲景說:“雙弦者寒,單弦者飲。”此指兩手脈弦,為雙弦;一手脈弦,為單弦。徐忠可說:“有一手二條脈,亦曰雙弦,此乃元氣不壯之人,往往多見此脈,亦屬虛損,愚概予以溫補中氣,兼化痰應手而愈。”因臨床多見一手雙弦之脈,故錄此印證。
弦脈因其脈力強弱不同,分為常脈、病脈、真髒脈三種。
弦有太過與不及。
太過:弦脈太過之象,在《素問·平人氣象論》中說得很清楚,曰:“病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盈實而滑,乃有堅意。狀如循長竿,為弦長堅挺,已乏柔和之象。何以脈弦達過?不外氣逆、邪阻及本虛標實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