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逐夢之旅(1 / 1)

“我們來到世間,就是為了在宇宙中留下不朽的印記。”

這是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喬布斯多次說過的話,後來它被概括為“活著就為了改變世界”。?

可以稱為其門生的穀歌聯合創始人拉裏·佩奇也說過:“我知道這個世界看起來已支離破碎,但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在你的一生中可以瘋狂些,跟隨你的好奇心,積極進取。不要放棄你的夢想。世界需要你們。”

喬布斯一生的朋友加對手、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稱:“也許,人的生命就是一場正在熊熊燃燒的‘火災’,一個人所能做的,也必須做的是努力從火場中搶救點什麼東西出來。”

逐夢之旅永遠不會平坦,喬布斯就說過:"你把你的生命投入進去,而碰到的坎坷真的很難逾越,你會感覺生命在被摧毀,所以大部分人創業中途放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成功創業者和失敗創業者的差別就在於堅持。"

女友離棄,家人反對,讓後來創辦京東的劉強東一度陷入痛苦之中,談起這一段經曆,他感慨萬千。"我創業前3年最大的痛苦,不是站在馬路邊上發宣傳單遭白眼,不是挨冷受累,而是感覺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理解我……哪怕第一年就賺了三十多萬,我在他們眼裏依然是下三濫。"

逐夢初期,有人的夢想很平實,譬如馬化騰。創業之初的他"從沒想過一定要開公司當老板,我們幾個同學隻是想有個機會去發揮所長,最好有一點小回報,僅此而已。"馬化騰曾回憶,"當時騰訊算我就3個人,為了能讓騰訊存活下來,做網頁、做係統集成、做程序設計,我們什麼業務都敢接,騰訊當時簡直就是個雜貨鋪,"他是一點點地將自己的夢想放大。

"大家可能認為對互聯網行業來說,40歲的人已經老了,應該退休了,還折騰什麼?"準備二次創業創辦小米公司的雷軍當時曾查了一下,發現"柳傳誌是40歲創業的,任正非是43歲,我覺得我40歲重新開始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我堅信人因夢想而偉大,有這麼一個夢想,就此生無憾。"

作家雨果說過:"夢想就是創造,希望就是召喚,製造幻想就是促成現實。"

未來學家凱文·凱利說如果我們細想過去30年在互聯網上取得了哪些成就時,其豐富程度依然令人覺得不可思議。但是,他認為互聯網時代的大幕隻是剛剛拉開,“如果我們可以進入時光機器去到30年後再回過頭來看看今天,我們就會意識到,2044年的人所使用的大多數最偉大產品在2014年以前仍未被發明出來。”

他說縱覽全球曆史,對於發明創造來說,還沒有哪一個時期能好過現在。像今天這樣機會更多、開放性更強、門檻更低、收益風險比更高、回報更好、利好更大的時刻是前所未有的。就是現在,就是這一刻。他振聾發聵地說此刻正是未來的那些家夥回首往事慨歎“要是能生龍活虎地回到那時候就好了!”的那一刻。

“不斷地用生命去冒險,隻為了確定自己仍舊活著”。喬布斯的鐵哥們甲骨文公司創始人拉裏·埃裏森這樣說:“敢作敢為者寧願選擇自我了斷,也不願被囿於人為設計和製造的囚籠之內。”

本書主編為薑洪軍,《中國信息化周報》總編,百度百家作家,著有《中國互聯網商業英雄列傳》、《極客:改變世界的創新基因》、《雷軍: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穀歌風雲》、《喬布斯和他的對手們》等8本紙質圖書;以及在百度閱讀出品的電子書《

》、《

》、《

》、《

》、《

》、《

》,主編有《

》、《

》、《

》、《

》、《

》等百度閱讀出品的電子圖書。聯係郵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