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須個個成人”,實質上是詮釋了德育與智育之間的關係。初中教育是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對此,我們強調成人是基礎,成才是目標。成才跟一個人的天賦、學習條件、教育環境及後天努力有關,實現有一定難度,不是人人都能達到的,所以我們說“不苛求”。但是成人的過程不會受個人天賦、生活條件等限製,而是與教育環境關係很大,相對而言難度稍低,且人人都可以實現,實際上這是對人的最為基礎的要求,因此我們說“但必須”。可以說,成才是我們追求的教育目標,成人是我們堅守的教育底線。同時,成人與成才並不矛盾,不是二取一的關係,從成人到成才是一個遞進關係,是育人目標的提升和升華。圍繞“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須個個成人”的育人宗旨,在教育實踐過程中,我們提出“先成人後成才”、“成人成才並舉”,在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良好習慣的同時,也在注重培養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技能。

總之,“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須個個成人”的實質就是以成人教育為本,堅持走平民教育之路。在這一理論基礎上,我們提出了“責任、榮譽、感恩、包容”的校訓,得到學生和家長的廣泛認同。同時我們注重通過各種活動賦予辦學理念豐富的教育載體,把獨特的理念與學校實際工作有機結合。堅持把培養較高目標的成才與培養基礎目標的成人相結合,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堅持把育人的重要性放在了知識傳承之上。一路走來,從四十中的辦學實踐到四十四中的創建,我始終堅守著這個想法,並將這種教育理念付諸教育實踐中,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須個個成人:提升學生生命品質的學校教育實踐》出版之際,我首先要感謝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的導師們,是他們多年來對我悉心的教誨與指導,使我增強了自己的教育使命感,學到了最先進的教育理念,學會了在工作中反思。我也明白了:一名優秀的校長,應該具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專業精神,具備較高的專業學養與職業修為,遵循教育規律,努力學習教育理論,精通於教育管理。四十四中作為一所新學校,才剛剛起步,學校發展任重道遠,我們麵臨的將是新的目標和挑戰。

陳玉琨教授說過,學校管理的發展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學校的管理主要依靠校長的人格魅力,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但從現代管理的角度來看,僅靠校長的奉獻精神和人格魅力,很難保證學校的長遠發展。在第二個階段,學校的管理主要依靠一套完善的管理製度和機製,校長不在,這所學校依然能夠保證正常運行。在第三個階段,學校的管理主要依靠校園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學校教職員工的價值追求。學校管理發展的這三個不同階段是層層遞進的,就我們四十四中而言,目前也正在沿著這個發展規律循序漸進。我們學校早已度過了最初的“磨合適應期”,完成了“探索提升期”,走向“穩健發展期”。學校在各種挑戰中穩步提升,一年一個新台階。麵對學校的發展前景、教師的不斷成長和學生的天天進步,每一個四十四中人對未來都充滿信心。我相信:不久的將來,四十四中一定會成為一所“人”、“才”輩出的讓家長、學生和社會都滿意的優質學校。

“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須個個成人”,實質上是詮釋了德育與智育之間的關係。初中教育是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對此,我們強調成人是基礎,成才是目標。成才跟一個人的天賦、學習條件、教育環境及後天努力有關,實現有一定難度,不是人人都能達到的,所以我們說“不苛求”。但是成人的過程不會受個人天賦、生活條件等限製,而是與教育環境關係很大,相對而言難度稍低,且人人都可以實現,實際上這是對人的最為基礎的要求,因此我們說“但必須”。可以說,成才是我們追求的教育目標,成人是我們堅守的教育底線。同時,成人與成才並不矛盾,不是二取一的關係,從成人到成才是一個遞進關係,是育人目標的提升和升華。圍繞“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須個個成人”的育人宗旨,在教育實踐過程中,我們提出“先成人後成才”、“成人成才並舉”,在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良好習慣的同時,也在注重培養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