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天蒼青,後土玄黃,黑雲如同鬼魅陰森森地傾軋而下,血腥與煞氣籠罩在大昭邊境,經久不散。
十年了,黃沙戰場上北大營威猛大將軍顧大海目露凶光,帶領將士們最後一次衝鋒陷陣,將苟延殘喘的北漠蠻族士兵逼退至大昭邊境之外。
短兵相接的廝殺之聲是大昭子民建國三十年後每夜的枕邊曲,從開始的輾轉反側夙夜難寐,到如今的習以為常生無可戀,十年的持久戰已然是百姓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靨。曾經繁華昌盛的大昭已經快淪為破敗不堪的廢墟。
疆場上橫屍遍野,一片死寂,饑餓的禿鷹在半空周旋,遠處一大群野狼被濃鬱的血氣刺激得汗毛倒豎、殺意凜然。
北漠戰敗,一紙投降書終於消停了大昭這十年來的硝煙殺伐,國庫耗盡、餓殍遍地、民不聊生。北漠承諾今後將臣服於大昭,年年進貢,貢品比以往多加一成。
次年,新帝楚文簡登基,改年號為“順天”,祈求上蒼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十年征戰導致武強文弱,而戶部又拿不出那麼多銀子繼續養著邊關的將士,每日朝堂上的爭論基本上都圍繞著一個中心論點——“錢”,修路要錢!蓋房要錢!賑災要錢!養兵要錢!楚文簡接手了先帝的爛攤子,立誌要大刀闊斧地改變這一現狀。
順天六年,楚文簡自認為已經給了武將們足夠的麵子,於是年初便下了一道態度明確且強硬的聖旨——收回五大軍區統帥手中的兵權,從兵部派監軍到各大軍區,監軍直屬於兵部,三年一換,若要出兵必須由監軍向兵部請“虎符”!從此,統帥隻有統領權而無調兵權,否則私自出兵將以謀反論處!
此令一出,邊關嘩然,北大營的顧大海氣得差點當場撂挑子不幹。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緊接著軍餉、軍糧以及參軍應征的名額都被削減,這直接關係到邊疆戰士們的生計與軍心,各大軍區統帥紛紛上奏,望皇上體恤將士們喝風吃沙的艱辛,但皇上眼皮一掀,“沒錢”兩字便堵住了悠悠眾口。盡管邊境士兵對此怨聲載道,可遠在天邊的皇上不裝聾也聽不見。
順天九年,威猛大將軍顧大海因老母去世,以丁憂之名辭去北大營將軍一職,回了老家桃李縣,順天十一年因病去世。
大道之勢向來此消彼長,武將式微取而代之的便是文官繁榮。順天三年起便開始恢複科舉製度,楚文簡尚文不尚武的心思愈發明顯,連續推行了一係列優惠政策鼓勵百姓走仕途之路,並且減免了許多苛捐雜稅,提高農民種地積極性,以此充盈國庫。
士子們參加科舉的熱情如火如荼,在戰火廢墟中重建的大昭仿佛依舊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