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此言五種間諜同時使用起來,使敵人無法摸清我軍的行動規律。道,規律,途徑。
神紀:神妙莫測之道。紀,道。
人君之寶:寶,法寶。句意為“神紀”是國君製勝的法寶。
因其鄉人而用之:指利用敵國將領之同鄉關係做間謀。因,根據,引申為利用。
內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官人,指敵方的官吏。句意為:所謂內間,就是收買敵國的官吏為間諜。
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所謂反間,就是指收買或利用敵方的間諜,使其為我所用。
為誑事於外:誑,欺騙、瞞惑。此句意為故意向外散布虛假情況,用以欺騙、迷惑敵人。
令吾間知之,而傳於敵間也:意思是讓我方間諜了解自己故意散布的假情報並傳給敵方間諜,誘使敵人上當受騙。在這種情況下,事發之後,我方間諜往往難免一死,所以稱之為“死間”。
生間者,反報也:反,同“返”。意思是那些到敵方了解情況後能夠活著的間諜是回來報告敵情的人。
三軍之事,莫親於間:三軍中最親信的人,無過於委派的間諜。
賞莫厚於間:言賞賜沒有比間諜所受更優厚的了。
事莫密於間:軍機事務,沒有比間諜之事更為機密的。
聖智:才智過人的人。
非仁義不能使間:指如果吝嗇爵祿和金錢,不能做到以誠相待,則無法用好間諜。
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微妙,精細奧妙。這裏指用心精細、手段巧妙。實,指實情。意謂不是精心設計、手段巧妙的將領,不能取得間諜的真實情報。
間事未發:發,舉行、實施之意。此言用間之計尚未實施開展。
而先聞者,間與所告者皆死:先聞,事先知道,即暴露。即言間事先行暴露,則間諜和知情者必須殺掉,以滅其口。
軍之所欲擊:即“所欲擊之軍”,此句為賓語前置句式。下文“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殺”句式同此。
守將、左右、謁者、門者、舍人:守將,主將。左右,守將的親信。謁者,指負責傳達通報的官員。門者,負責守門的官吏。舍人,門客,指謀士幕僚。
必索敵人之間來間我者:索,搜索。句意謂必須查出前來我方進行間諜活動之敵諜。
因而利之:趁機收買、利用敵間。因,由,這裏有趁機、順勢之意。
導而舍之:設法誘導他,並交給一定的任務,然後放他回去(為己所用)。
因是而知之:指從反間那裏獲悉敵人內情。
鄉間、內間可得而使也:意謂通過利用反間、鄉間和內間才能有效地加以使用。
可使如期:可使如期返報。
故反間不可不厚也:厚,厚待,有重視之意。五間之中,以反間為關鍵,因此必須給予反間以十分優厚的待遇。
殷:公元前十七世紀,商湯滅夏,建都詫(今河南商丘縣北),史稱商朝。後來,商王盤庚遷都到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因此商朝又稱為“殷”。
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此言五種間諜同時使用起來,使敵人無法摸清我軍的行動規律。道,規律,途徑。
神紀:神妙莫測之道。紀,道。
人君之寶:寶,法寶。句意為“神紀”是國君製勝的法寶。
因其鄉人而用之:指利用敵國將領之同鄉關係做間謀。因,根據,引申為利用。
內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官人,指敵方的官吏。句意為:所謂內間,就是收買敵國的官吏為間諜。
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所謂反間,就是指收買或利用敵方的間諜,使其為我所用。
為誑事於外:誑,欺騙、瞞惑。此句意為故意向外散布虛假情況,用以欺騙、迷惑敵人。
令吾間知之,而傳於敵間也:意思是讓我方間諜了解自己故意散布的假情報並傳給敵方間諜,誘使敵人上當受騙。在這種情況下,事發之後,我方間諜往往難免一死,所以稱之為“死間”。
生間者,反報也:反,同“返”。意思是那些到敵方了解情況後能夠活著的間諜是回來報告敵情的人。
三軍之事,莫親於間:三軍中最親信的人,無過於委派的間諜。
賞莫厚於間:言賞賜沒有比間諜所受更優厚的了。
事莫密於間:軍機事務,沒有比間諜之事更為機密的。
聖智:才智過人的人。
非仁義不能使間:指如果吝嗇爵祿和金錢,不能做到以誠相待,則無法用好間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