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寮之所以成為我國降水最多的地方,主要是受位置、地形、冬夏季風和台風等諸多因素影響造成的。火燒寮位於台灣山脈東北端海拔420米的山坡上,坡向麵海。夏秋季節,自東南海上吹來的濕熱夏季風,台風登陸時被地形抬升作用造成豐沛的降水;冬季時,又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由於東北季風經過了廣闊的海洋,特別是掠過了“黑潮”的暖流水麵後水汽劇增,氣流到達火燒寮時,又受到地形的抬升便形成了大量的降水。據統計,從11月到次年3月,火燒寮的冬季降水量,占全年總降水量的一半。由於火燒寮冬夏降水量都很大,從而成為我國的“雨極”。
所以,火燒寮所在地的基隆又有“雨港”之稱。據統計,基隆一年有200多個雨天,真正是三天兩頭下雨。
世界著名的霧區
霧都倫敦
倫敦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風影響,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四季溫差小,夏季涼爽,冬季溫暖,空氣濕潤,多雨霧,秋冬尤甚。
倫敦夏季(6~8月)的氣溫在18℃左右,有時也會達到30℃或更高。在春季(3月底~5月)和秋季(9~10月),氣溫則維持在11~15℃左右。在冬季(11月~3月中旬),氣溫波動在6℃左右。在倫敦冬季有罕見結冰的情況,但潮濕和陰冷的空氣會使人一個冬天內得2~3次感冒。
倫敦全年都可以旅遊,但在冬季一些觀光景點會關閉或縮短開放時間。一般天氣好的時候都會開放。7~8月是倫敦的觀光旅遊旺季,但這幾個月中除了有不確定的陽光外,還有擁擠的人群和被抬高的價格。
倫敦還有一個別稱,那就是“霧都”。這看上去是一個十分浪漫的名字,但是實際上並沒有名字這麼美麗。倫敦市區因常常充滿著潮濕的霧氣,因此有個叫“霧都”的別名。20世紀初,倫敦人大部分都使用煤作為家居燃料,產生大量煙霧。這些煙霧再加上倫敦氣候,造成了倫敦“遠近馳名”的煙霞,英語稱為London Fog(倫敦霧)。因此,英語有時會把倫敦稱為“大煙”(The Smoke),倫敦並由此得名“霧都”。1952年12月5日至9日期間,倫敦煙霧事件令4000人死亡,政府因而於1956年推行了《空氣清淨法案》,於倫敦部分地區禁止使用產生濃煙的燃料。時至今日,倫敦的空氣質量已經得到明顯改觀。
中國霧最多和最少的地方
由於霧分布的局地性很強,所以中國各地霧日相差很大。廣州每年平均隻有5.1天,上海多至43.1天,北京22.9天,哈爾濱為15.0天。東部大多數地區每年霧日都在5~25天之間,西北幹旱地區則多在5天以下。中國年霧日超過25天的區域隻有長白山區、浙江沿海、四川盆地和湘黔交界山區等地區,閩北山區和滇西南山區年霧日還可達到100天以上。例如西雙版納的猛臘每年有霧日152.7天,閩西北太寧154.0天。此外,據非正式記載,海南島五指山區有的地方霧日甚至可以超過200天。這些都是中國低海拔地區中霧日最多的地方了。
火燒寮之所以成為我國降水最多的地方,主要是受位置、地形、冬夏季風和台風等諸多因素影響造成的。火燒寮位於台灣山脈東北端海拔420米的山坡上,坡向麵海。夏秋季節,自東南海上吹來的濕熱夏季風,台風登陸時被地形抬升作用造成豐沛的降水;冬季時,又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由於東北季風經過了廣闊的海洋,特別是掠過了“黑潮”的暖流水麵後水汽劇增,氣流到達火燒寮時,又受到地形的抬升便形成了大量的降水。據統計,從11月到次年3月,火燒寮的冬季降水量,占全年總降水量的一半。由於火燒寮冬夏降水量都很大,從而成為我國的“雨極”。
所以,火燒寮所在地的基隆又有“雨港”之稱。據統計,基隆一年有200多個雨天,真正是三天兩頭下雨。
世界著名的霧區
霧都倫敦
倫敦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風影響,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四季溫差小,夏季涼爽,冬季溫暖,空氣濕潤,多雨霧,秋冬尤甚。
倫敦夏季(6~8月)的氣溫在18℃左右,有時也會達到30℃或更高。在春季(3月底~5月)和秋季(9~10月),氣溫則維持在11~15℃左右。在冬季(11月~3月中旬),氣溫波動在6℃左右。在倫敦冬季有罕見結冰的情況,但潮濕和陰冷的空氣會使人一個冬天內得2~3次感冒。
倫敦全年都可以旅遊,但在冬季一些觀光景點會關閉或縮短開放時間。一般天氣好的時候都會開放。7~8月是倫敦的觀光旅遊旺季,但這幾個月中除了有不確定的陽光外,還有擁擠的人群和被抬高的價格。
倫敦還有一個別稱,那就是“霧都”。這看上去是一個十分浪漫的名字,但是實際上並沒有名字這麼美麗。倫敦市區因常常充滿著潮濕的霧氣,因此有個叫“霧都”的別名。20世紀初,倫敦人大部分都使用煤作為家居燃料,產生大量煙霧。這些煙霧再加上倫敦氣候,造成了倫敦“遠近馳名”的煙霞,英語稱為London Fog(倫敦霧)。因此,英語有時會把倫敦稱為“大煙”(The Smoke),倫敦並由此得名“霧都”。1952年12月5日至9日期間,倫敦煙霧事件令4000人死亡,政府因而於1956年推行了《空氣清淨法案》,於倫敦部分地區禁止使用產生濃煙的燃料。時至今日,倫敦的空氣質量已經得到明顯改觀。
中國霧最多和最少的地方
由於霧分布的局地性很強,所以中國各地霧日相差很大。廣州每年平均隻有5.1天,上海多至43.1天,北京22.9天,哈爾濱為15.0天。東部大多數地區每年霧日都在5~25天之間,西北幹旱地區則多在5天以下。中國年霧日超過25天的區域隻有長白山區、浙江沿海、四川盆地和湘黔交界山區等地區,閩北山區和滇西南山區年霧日還可達到100天以上。例如西雙版納的猛臘每年有霧日152.7天,閩西北太寧154.0天。此外,據非正式記載,海南島五指山區有的地方霧日甚至可以超過200天。這些都是中國低海拔地區中霧日最多的地方了。
號稱中國霧都的重慶,根據1951~1964年14年的記錄,每年隻有93.5天,最多一年才148天,遠遠不及上述多霧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