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石趣橫生(1 / 3)

以金伯利爵士命名的岩石

1867年的一天,一個名叫範尼蓋克的南非洲格裏誇蘭人,在去朋友家串門的時候,發現一個小女孩正在玩一顆閃光的石子,他覺得這石子很稀奇,便從女孩手裏要了過來,並請古董商作鑒定,結果認出是一顆珍貴的金剛石。這就是在南非發現的第一顆金剛石,重215克拉(1克拉等於0.2克)。因為金剛石是寶石之王,所以這一發現轟動了全世界,許多人以貪婪的目光注視著格裏誇蘭地區。

此後,大約在1868年末,金剛石挖掘者又在南非洲的瓦爾地區的哈爾茨河口附近,格裏誇裏、德蘭士瓦和奧蘭治的交界處,發現了金剛石砂礦。消息傳開以後,成千上萬的人如潮水般湧來,他們帶著全家老小坐著牛車來到沙灘上,到處亂挖亂掘,尋找砂子裏的金剛石。

但是,金剛石的原生產地直到1870年才被找到。人們在瓦爾南邊杜多伊斯潘附近一種灰色的像石灰岩的岩石裏發現了金剛石。從此,那些在河灘上亂挖亂掘的探索者,又紛紛喬遷新居。不到2年的時間,金剛石產地的周圍,就住有4500人。這時,殖民統治者竭力爭奪這塊寶地,權勢之爭的結果是英國殖民當局勝利了。當時英國的殖民大臣是金伯利爵士,當權者就把這個4500人的居民點稱為金伯利城。後來,路易斯在1887年又把金伯利城附近產金剛石的岩石稱作金伯利岩,這就是金伯利岩名稱的來曆。

金伯利岩最早的含義是指在金伯利地區呈岩筒或岩牆狀的含金剛石的雲母橄欖岩。後來又把在其他地方產的,但不一定含金剛石的岩筒狀雲母橄欖岩也叫金伯利岩。目前,世界上已發現3000多個金伯利岩岩體,但其中含有金剛石的岩體隻有400多個。

現在金伯利岩的概念是這樣的:含有金剛石、鎂鋁榴石、鉻透輝石等高壓礦物,具斑狀或碎屑結構的雲母橄欖岩,並受到強烈的蛇紋石化(即橄欖石變成蛇紋石)和碳酸鹽化(一些礦物被碳酸鹽所代替)的岩石叫金伯利岩。金伯利岩在地表很容易風化,岩石強烈風化後,表層呈土黃色、黃褐色,往下風化程度較差,呈灰藍色,用手一搓就變成土,人們稱之為“黃土”和“藍土”。黃土和藍土的下麵是新鮮的金伯利岩。金伯利岩常為灰色、灰黑、灰藍,甚至暗綠色。有塊狀的、斑狀的(斑晶多為渾圓狀),還有角礫狀和岩球狀的。岩球長軸可達2厘米,核心為橄欖石,風化後呈球狀一層層脫落,俗稱“鳳凰蛋”。

常林鑽石我國的廣大地質工作者自19世紀60年代以來在祖國的大地上找到了含金剛石的金伯利岩岩體。產地有山東、遼寧、貴州、安徽等。原生金剛石的儲量可觀。1977年12月21日,山東省臨沭縣岌山公社常林大隊女社員魏振芳,在田間勞動時發現了一顆特大的天然金剛石,重1587860克拉。到目前為止,這是我國最大的一顆天然金剛石。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金剛石和盛產金剛石的金伯利岩是很有前景的。

以金伯利爵士命名的岩石

1867年的一天,一個名叫範尼蓋克的南非洲格裏誇蘭人,在去朋友家串門的時候,發現一個小女孩正在玩一顆閃光的石子,他覺得這石子很稀奇,便從女孩手裏要了過來,並請古董商作鑒定,結果認出是一顆珍貴的金剛石。這就是在南非發現的第一顆金剛石,重215克拉(1克拉等於0.2克)。因為金剛石是寶石之王,所以這一發現轟動了全世界,許多人以貪婪的目光注視著格裏誇蘭地區。

此後,大約在1868年末,金剛石挖掘者又在南非洲的瓦爾地區的哈爾茨河口附近,格裏誇裏、德蘭士瓦和奧蘭治的交界處,發現了金剛石砂礦。消息傳開以後,成千上萬的人如潮水般湧來,他們帶著全家老小坐著牛車來到沙灘上,到處亂挖亂掘,尋找砂子裏的金剛石。

但是,金剛石的原生產地直到1870年才被找到。人們在瓦爾南邊杜多伊斯潘附近一種灰色的像石灰岩的岩石裏發現了金剛石。從此,那些在河灘上亂挖亂掘的探索者,又紛紛喬遷新居。不到2年的時間,金剛石產地的周圍,就住有4500人。這時,殖民統治者竭力爭奪這塊寶地,權勢之爭的結果是英國殖民當局勝利了。當時英國的殖民大臣是金伯利爵士,當權者就把這個4500人的居民點稱為金伯利城。後來,路易斯在1887年又把金伯利城附近產金剛石的岩石稱作金伯利岩,這就是金伯利岩名稱的來曆。

金伯利岩最早的含義是指在金伯利地區呈岩筒或岩牆狀的含金剛石的雲母橄欖岩。後來又把在其他地方產的,但不一定含金剛石的岩筒狀雲母橄欖岩也叫金伯利岩。目前,世界上已發現3000多個金伯利岩岩體,但其中含有金剛石的岩體隻有400多個。

現在金伯利岩的概念是這樣的:含有金剛石、鎂鋁榴石、鉻透輝石等高壓礦物,具斑狀或碎屑結構的雲母橄欖岩,並受到強烈的蛇紋石化(即橄欖石變成蛇紋石)和碳酸鹽化(一些礦物被碳酸鹽所代替)的岩石叫金伯利岩。金伯利岩在地表很容易風化,岩石強烈風化後,表層呈土黃色、黃褐色,往下風化程度較差,呈灰藍色,用手一搓就變成土,人們稱之為“黃土”和“藍土”。黃土和藍土的下麵是新鮮的金伯利岩。金伯利岩常為灰色、灰黑、灰藍,甚至暗綠色。有塊狀的、斑狀的(斑晶多為渾圓狀),還有角礫狀和岩球狀的。岩球長軸可達2厘米,核心為橄欖石,風化後呈球狀一層層脫落,俗稱“鳳凰蛋”。

常林鑽石我國的廣大地質工作者自19世紀60年代以來在祖國的大地上找到了含金剛石的金伯利岩岩體。產地有山東、遼寧、貴州、安徽等。原生金剛石的儲量可觀。1977年12月21日,山東省臨沭縣岌山公社常林大隊女社員魏振芳,在田間勞動時發現了一顆特大的天然金剛石,重1587860克拉。到目前為止,這是我國最大的一顆天然金剛石。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金剛石和盛產金剛石的金伯利岩是很有前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