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岩石,也許這些岩石從來未曾引起我們強烈的興趣。岩石是什麼?是怎樣形成的?它們又是怎樣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呢?
岩石是天然產出的具有穩定外型的礦物或玻璃集合體,按照一定的方式結合而成,是構成地殼和上地幔的物質基礎。按成因分為岩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其中岩漿岩是由高溫熔融的岩漿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稱火成岩或噴出岩;沉積岩是在地表條件下由風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產物經水、空氣和冰川等外力的搬運、沉積和成岩固結而形成的岩石;變質岩是由先成的岩漿岩、沉積岩或變質岩,由於其所處地質環境的改變經變質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地殼深處和上地幔的上部主要由火成岩和變質岩組成。從地表向下16千米範圍內火成岩和變質岩的體積占95%。地殼表麵以沉積岩為主,它們約占大陸麵積的75%,洋底幾乎全部為沉積物所覆蓋。岩石學主要研究岩石的物質成分、結構、構造、分類命名、形成條件、分布規律、成因、成礦關係以及岩石的演化過程等。它屬地質科學中的重要的基礎學科。
作為一本科普讀物,本書以圖文並茂,生動活潑的形式,向大家簡單介紹了岩石的基本情況、分類特點、典型形式和一些有關石頭的風景名勝、有趣典故和曆史傳說。
岩石學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人們對岩石的發現和研究仍然在不斷進行當中。由於本書編者的水平和知識有限,對岩石的了解還不夠深入,因此,書中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