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拂曉,阿軍5000餘人突然在馬島登陸。駐島英軍隻抵抗幾小時便宣布無條件投降。馬島總督帶著英國文武官員登上阿軍早已為他們準備好的軍用飛機,先到烏拉圭,再改乘飛機回國。第二天,阿軍又在南喬治亞島登陸,島上英軍又宣布投降。阿政府向全國發表公報,宣布已收複馬島。阿舉國群情激奮,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
而英方則處於一片嘩然之中。4月3日,英下院舉行會議,討論麵臨的嚴重局麵,許多議員指責政府“出賣”馬島。於是英國成立“戰時內閣”並決定抽調海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二,組成一支特混艦隊赴馬島。至此,雙方擺出一副進行海上決戰的架式。
其中阿根廷一方擁有各型艦船34艘,主要作戰艦艇18艘;空軍作戰飛機223架,能用於作戰的154架;海軍作戰飛機49架;阿軍守島部隊有1個海軍陸戰旅,3個步兵旅,共約15000人。英國方麵則共有艦船111艘(包括航空母艦“無敵”號和“競技神”號及2艘核動力潛艇),其中作戰艦艇44艘,輔助船隻22艘,商船45艘,兩棲運輸船20艘,艦載鷂式飛機28架,空軍鷂式飛機14架,海軍陸戰隊及步兵旅等9000人,另外還有一些特種部隊。從兵力上來看,落後的阿根廷舊式軍艦很難與英艦相比,更何況阿根廷總統加爾鐵裏還一直認為英軍並不會真的為馬島付出如此的代價,並沒有做好戰爭準備。如此看來,戰爭的結局早已經注定。
4月7日,正當英阿雙方即將開戰之時,美國人前來調停,但英阿雙方都不願從原來的立場上後退。美國人偏向英國,阿自然心知肚明,對黑格提出的包括考慮馬島居民的願望在內的所謂“七點新建議”,自然不能接受。因為馬島居民是英國人後裔,考慮居民的願望,顯然隻能是對英國有利。阿不能不拒絕這種“新建議”,美國調解未果。4月29日,美以阿拒絕美建議為由,宣布放棄“中立”,轉而支持英國,不僅對阿進行製裁,還讓英軍使用美阿森鬆島上的空軍基地和其他軍事裝備,向英國人提供情報,並讓通信衛星成為英國通信中繼站。至此,戰爭已不可避免。
4月26日,英國特混艦隊首先攻下了南喬治亞島,30日完成了對馬島周圍200海裏範圍的海上和空中的封鎖部署。隨即,英國國防部宣布從格林尼治時間4月30日11時起,所有進入馬島周圍200海裏禁區的飛機和艦隻都將遭到攻擊。阿軍也進入最高戒備狀態。5月1日,英國特混艦隊在茫茫濃霧中到達馬島以東海域。一架名叫“火神”的戰略轟炸機,經過空中加油,長途跋涉5000千米,於淩晨4時30分飛臨馬島,並投下21枚重達1000磅的炸彈。同時從英航母上起飛的飛機也對阿陣地進行猛烈攻擊。5月2日下午,英國的“征服者”號核潛艇在馬島200海裏禁區外36海裏處,向阿海軍旗艦“貝爾格諾將軍”號巡洋艦發射了3枚魚雷,其中2枚命中目標。巡洋艦在45分鍾後沉沒,阿軍官兵陣亡和失蹤321人。次日,英國又在馬島北側用“海鷗”式導彈擊沉了阿軍的“索布拉爾”號巡邏艇。麵對接連的勝利,英國官兵開始沾沾自喜,殊不知,一場噩夢正悄悄地向他們襲來。
4月2日拂曉,阿軍5000餘人突然在馬島登陸。駐島英軍隻抵抗幾小時便宣布無條件投降。馬島總督帶著英國文武官員登上阿軍早已為他們準備好的軍用飛機,先到烏拉圭,再改乘飛機回國。第二天,阿軍又在南喬治亞島登陸,島上英軍又宣布投降。阿政府向全國發表公報,宣布已收複馬島。阿舉國群情激奮,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
而英方則處於一片嘩然之中。4月3日,英下院舉行會議,討論麵臨的嚴重局麵,許多議員指責政府“出賣”馬島。於是英國成立“戰時內閣”並決定抽調海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二,組成一支特混艦隊赴馬島。至此,雙方擺出一副進行海上決戰的架式。
其中阿根廷一方擁有各型艦船34艘,主要作戰艦艇18艘;空軍作戰飛機223架,能用於作戰的154架;海軍作戰飛機49架;阿軍守島部隊有1個海軍陸戰旅,3個步兵旅,共約15000人。英國方麵則共有艦船111艘(包括航空母艦“無敵”號和“競技神”號及2艘核動力潛艇),其中作戰艦艇44艘,輔助船隻22艘,商船45艘,兩棲運輸船20艘,艦載鷂式飛機28架,空軍鷂式飛機14架,海軍陸戰隊及步兵旅等9000人,另外還有一些特種部隊。從兵力上來看,落後的阿根廷舊式軍艦很難與英艦相比,更何況阿根廷總統加爾鐵裏還一直認為英軍並不會真的為馬島付出如此的代價,並沒有做好戰爭準備。如此看來,戰爭的結局早已經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