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書的開頭,先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位朋友的親戚是一名退休幹部,在一次晨起鍛煉時突然右腿發軟,摔了一跤,旁邊的朋友建議找醫護人員,但他很確定自己沒事,覺得自己隻是穿新鞋被磚塊絆了一下而已,可走起路來還是有些顫顫巍巍。下午在和朋友們玩麻將時,他右手拿起牌來突然大聲叫道“油金”(閩南語為“糊”的意思),隨後右手僵住,在大家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就已昏迷倒地。急忙撥打了120之後,經醫生診斷為“左腦出血”,後經搶救無效,於當晚過世,這其中導致他喪命的原因就是腦卒中,即中醫俗稱的中風。

從晨練摔跤到入院搶救這段時間裏,判斷中風是有跡可循的,如果有人懂得辨識中風的征兆並及時就醫,那這位朋友的親戚便不會那麼快離世。對於中風發病者來說,時間不僅可以挽回生命還可以避免殘疾。有位腦神經外科醫師說,如果他能在3小時之內接觸到中風患者,他就可以將中風的後果完全扭轉過來。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我國腦卒中發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比美國高出一倍。中國腦血管病的病死率是心肌梗死的4~6倍,帶來的經濟負擔卻是心肌梗死的10倍。中風存活者中,約3br4的患者會遺留不同程度的後遺症。腦卒中給我國每年帶來的社會經濟負擔達400多億元。正確有效的康複訓練對於改善患者的各項功能、提高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質量、減少其家庭和社會負擔都是至關重要的。

目前,國際公認的中風康複治療原則是及早開始進行康複幹預。但在我國,目前還不能達到在所有醫院都有康複醫師早期介入腦卒中患者的治療;同時,使中風恢複期患者都進入專業康複機構進行訓練也是暫時不能達到的。因此,這就使得多數中風患者不能達到有效的康複治療。基於中風康複治療的基本原理和技術並不複雜,筆者編寫本書的目的就是讓助手(家庭成員或家庭護理人員)通過了解中風有關知識,掌握中風康複訓練的基本原則,學習中風康複訓練的一些方法和患者居家常見並發症的解決辦法,以及如何改造適合中風患者的居家環境,從而能夠在不同階段幫助患者進行康複訓練,促進肢體功能的恢複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更好地回歸社會。本書圖文並茂,生動易懂,實用性強,適宜自學。中風患者的助手可通過對本書的學習,結合對康複醫師和康複治療師操作的觀察,將居家康複變成現實。

由於作者編寫經驗有限,書中存在的疏漏之處懇請廣大讀者及專家不吝指正。

編者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