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膽經的方法
每天在大腿外側的4個穴位點用力敲打,每敲打4下算一次,每天敲左右大腿各50次,也就是左右各200下。由於大腿肌肉和脂肪都很厚,因此要稍微用力,而且以每秒大約2下的節奏敲,才能有效刺激穴位。
膽經是一條從頭到腳的經絡,其中多數的經絡都和其他經絡相鄰,唯獨在大腿外側的一段,隻有一條膽經,而且這段膽經敲打起來最為順手,建議朋友們每天都敲膽經。
敲膽經比較簡單實用的方法是:坐在椅子上,一條腿放在另一條腿上,也就是我們說的“二郎腿”,然後從大腿外側跟盆骨交接處的環跳穴開始敲(這個地方比較好找,摸一摸那個附近,有一個陷下去的小窩,就是那裏),往膝蓋的方向敲,一共4下。膽經是有穴位分布的,不過初學者摸不準也沒關係,將敲打點平均分布著敲就可以了。
(二)敲肝經
敲肝經的方法
肝經在大腿的內側正中線上,隻要將一條腿搬起,確保大腿內側朝上,沿著中線,自下而上敲擊便可。堅持每天敲大腿內側的肝經三到五分鍾。大腿上,肝經集中在大腿的內側:操作時一是可以采用平坐,一條腿平放在另一條腿上,從大腿根部一直敲打到腳部;或者平躺在床上,一條腿伸直,另一條腿向內彎曲,然後請人幫忙敲打;每條腿三到五分鍾。或者使用真空拔罐器拔罐來替代。(但不要像傳統的拔罐那樣拔罐,罐留在皮膚上的時間最多10到20秒,甚至罐一上去就拿下來。隻要皮膚有一點紅色就可以了,千萬不要拔出紅印子,沿經拔,可以3次或4次。)
(三)敲胃經
大腿部胃經,敲打大腿的前表麵(平麵);另外可以晚上睡覺時,放雙手在胃部做順時針轉動,意念留在胃部,做10分鍾。
胃經有兩條主線和四條分支,是人體經絡中分支最多的一條經絡。主要分布在頭麵、胸部和腹部以及腿的外側靠前的部分。具體可見本書插頁的《實用人體經絡穴位圖》。
(四)敲心包經
敲心包經的方法
先壓腳跟外側昆侖穴(外踝與跟腱之間的連線的中點);你認真去找,很痛的點就對,不要很用力,但要時間長一點,每個腳壓2分鍾;然後平臥,用你的手指或掌根壓在兩乳連線的正中的膻中穴上,靜靜的冥想這一點,十分鍾左右,如果你無法集中你的注意力於這一點,那麼你就坐在一個桌子的角上,讓自己的膻中穴(即兩乳連線的正中點)頂在桌子尖上(隻要頂在那兒有感覺就可以了),人也可以趴在桌子上假眠十分鍾。按摩小錘(或者老頭樂)僅可作為工具而已,長短無所謂,你自己拿著方便就可以。
心包經還包括其他的一些穴位,例如天池、曲澤、內關、大陵、勞宮穴等。
(五)敲腎經
敲膽經的方法
每天在大腿外側的4個穴位點用力敲打,每敲打4下算一次,每天敲左右大腿各50次,也就是左右各200下。由於大腿肌肉和脂肪都很厚,因此要稍微用力,而且以每秒大約2下的節奏敲,才能有效刺激穴位。
膽經是一條從頭到腳的經絡,其中多數的經絡都和其他經絡相鄰,唯獨在大腿外側的一段,隻有一條膽經,而且這段膽經敲打起來最為順手,建議朋友們每天都敲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