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什麼是個人禮儀(1 / 3)

由此可見,個人禮儀不僅是衡量一個人道德水準高低和有無教養的尺度,而且也是衡量一個社會、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

二、個人禮儀的基本特征

個人禮儀的基本特征概括起來講有5個方麵:

1.以個人為支點

個人禮儀是對社會成員個人自身行動的種種規定,而不是對任何社會組織或其他群體行為的限定。但由於每個群體都是由一定數量的個體所組成的,每一個社會組織也都是由一定數量的組織成員所構成的。

因此,個人行為的良好與否將直接影響著任一群體、社會組織乃至整個社會的生存與發展。從此意義看,我們強調個人禮儀,規範個人行為,不僅是為了提高個人自身的內在涵養,更重要的是為了促進社會發展的有序與文明。

2.以修養為基礎

個人禮儀不是簡單的個人行為表現,而是個人的公共道德修養在社會活動中的體現,它反映的是一個人內在的品格與文化修養。若缺乏內在的修養,個人禮儀對個人行為的具體規定,也就不可能自覺遵守、自願執行。隻有“誠於中”方能“行於外”,因此個人禮儀必須以個人修養為基礎。

3.以尊敬為原則

在社會活動中,講究個人禮儀,自覺按個人禮儀的諸項規定行事,必須奉行尊敬他人的原則。“敬人者,人恒敬之”,隻有尊敬別人,才能贏得別人對你的尊敬。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個人禮儀不僅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的新型關係,而且還可以避免或緩解某些不必要的個人或群體的衝突。

4.以美好為目標

遵循個人禮儀,尊重他人的原則,按照個人禮儀的文明禮貌標準行動,是為了更好地塑造個人的自身形象,更充分地展現個人的精視風貌。個人禮儀教會人們識別美醜,幫助人們明辨是非,引導人們走向文明,它能使個人形象日臻完美,使人們的生活日趨美好。因此,我們說,個人禮儀是以“美好”為目標的。

5.以長遠為方針

個人禮儀的確會給人們以美好,給社會以文明,但所有這一切,都不可能立竿見影,也不是一日之功所能及的,必須經過個人長期不懈的努力和社會持續不斷的發展,因此,對個人禮儀規範的掌握切不可急於求成,更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三、個人禮儀的培養與形成

我們已知道,良好的個人禮儀、規範的處事行為並非與生俱來,也非一日之功。是靠後天不懈努力和精心教化才能逐漸地形成。因此,可以說個人禮儀由文明的行為標準真正成為個人的一種自覺、自然的行為的過程是一個漸變的過程。而完成這種變化則需要三種不同的力量,即:個人的原動力,教育的推動力以及環境的感染力。

1.個人的原動力

個人的原動力,亦稱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它是人的行為和思想發生變化的根本條件,也是人提高自身素質,形成良好禮儀風範的基本前提。

由此可見,個人禮儀不僅是衡量一個人道德水準高低和有無教養的尺度,而且也是衡量一個社會、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

二、個人禮儀的基本特征

個人禮儀的基本特征概括起來講有5個方麵:

1.以個人為支點

個人禮儀是對社會成員個人自身行動的種種規定,而不是對任何社會組織或其他群體行為的限定。但由於每個群體都是由一定數量的個體所組成的,每一個社會組織也都是由一定數量的組織成員所構成的。

因此,個人行為的良好與否將直接影響著任一群體、社會組織乃至整個社會的生存與發展。從此意義看,我們強調個人禮儀,規範個人行為,不僅是為了提高個人自身的內在涵養,更重要的是為了促進社會發展的有序與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