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12號”載人登月飛行的計劃和準備工作,幾乎是與“阿波羅11號”同時進行的。三名宇航員是指令長康拉德,以及比恩,他們兩人被指定進行月麵活動;還有一位是戈登,他的任務是留在指令艙裏,接應康拉德等。
1969年11月19日美國東部時間晨前1時54分(北京時間同日14時54分),由康拉德和比恩組成的第二批月球探險隊,幾乎是準確地在預選的地區安全降落,降落點位於風暴洋,東距停在靜海裏的“阿波羅11號”1.500多千米,距離1967年9月發射到月球上去的無人駕駛宇宙飛船“勘測者3號”很近,走過去就可以了。為了研究月球環境對“勘測者3號”的作用和影響,取得第一手資料,他們卸下了它的一些部件並帶回地球。
此外,他們還收集了50多千克的月球岩石和土壤標本,從獲取地震信息的角度檢查了些月球岩石。他們留在月球上的儀器設備有“第一座核動力科學實驗站”,期望它能在一段時間裏,把觀測和收集到的信息和數據,傳回到地球上來。
“阿波羅12號”剛把在月球上采集到的各種標本帶回來的時候,它們一點也沒有引起人們的特別注意,與以前帶回來的相比也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在用輻射計等檢驗之後,情況有所改變,科學家們發現其中一塊檸檬般大小的月岩的輻射強度異乎尋常的大。進一步的研究表明,這塊淺灰表麵、不甚透明的白色結晶和帶深灰條紋的月岩,其所含的鈾、釷和鉀等元素,竟然比其餘月岩要高出20倍。由此而得出的結論是,這塊月岩的年齡大約是46億年,即比已在地球上發現的岩石的年齡都大。科學家們進一步認為,它是在太陽和太陽係天體開始形成的時候,也同時產生和形成了。
這是個極有價值的發現,其意義在於說明了在過去極其漫長的曆史階段,月球表麵經受的變化是很小很小的。
“阿波羅13號”在勘測月球飛離地球約33萬千米,到達目的地隻剩下最後一段路程時,服務艙中存放液氧的箱子發生爆炸,把服務艙炸了一大窟窿。不久,由於服務艙不斷漏氣,使飛船失去穩定,船身作不正常的滾動,艙內氣壓急劇下降。氧和水失去大半,嚴重地威脅著宇航員的生命。
由於飛船已離地球太遠,無法直接調頭返航,隻能先繞過月球之後,再進入一條重返地球的軌道。
首先必需采取的措施是使飛船穩定下來。為此,開動了小型的姿態控製火箭。服務艙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幸好指令艙和登月艙還完好,於是,登月艙的設備被用來救急。飛船是依靠登月艙的發動機、電源、氧和水等,才得以飛回地球。當飛船抵達離月球隻200多千米時,宇航員啟動登月艙的下降發動機約31秒鍾,使飛船暫時進入繞月球飛行的軌道。飛船轉到了月球的另一側之後,登月艙的發動機再次啟動約4分半鍾。就這樣,“阿波羅13號”終於進入了返回地球的航程,並在返回過程中不斷校正航向,“阿波羅13號”終於死裏逃生回到地球。
“阿波羅12號”載人登月飛行的計劃和準備工作,幾乎是與“阿波羅11號”同時進行的。三名宇航員是指令長康拉德,以及比恩,他們兩人被指定進行月麵活動;還有一位是戈登,他的任務是留在指令艙裏,接應康拉德等。
1969年11月19日美國東部時間晨前1時54分(北京時間同日14時54分),由康拉德和比恩組成的第二批月球探險隊,幾乎是準確地在預選的地區安全降落,降落點位於風暴洋,東距停在靜海裏的“阿波羅11號”1.500多千米,距離1967年9月發射到月球上去的無人駕駛宇宙飛船“勘測者3號”很近,走過去就可以了。為了研究月球環境對“勘測者3號”的作用和影響,取得第一手資料,他們卸下了它的一些部件並帶回地球。
此外,他們還收集了50多千克的月球岩石和土壤標本,從獲取地震信息的角度檢查了些月球岩石。他們留在月球上的儀器設備有“第一座核動力科學實驗站”,期望它能在一段時間裏,把觀測和收集到的信息和數據,傳回到地球上來。
“阿波羅12號”剛把在月球上采集到的各種標本帶回來的時候,它們一點也沒有引起人們的特別注意,與以前帶回來的相比也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在用輻射計等檢驗之後,情況有所改變,科學家們發現其中一塊檸檬般大小的月岩的輻射強度異乎尋常的大。進一步的研究表明,這塊淺灰表麵、不甚透明的白色結晶和帶深灰條紋的月岩,其所含的鈾、釷和鉀等元素,竟然比其餘月岩要高出20倍。由此而得出的結論是,這塊月岩的年齡大約是46億年,即比已在地球上發現的岩石的年齡都大。科學家們進一步認為,它是在太陽和太陽係天體開始形成的時候,也同時產生和形成了。
這是個極有價值的發現,其意義在於說明了在過去極其漫長的曆史階段,月球表麵經受的變化是很小很小的。
“阿波羅13號”在勘測月球飛離地球約33萬千米,到達目的地隻剩下最後一段路程時,服務艙中存放液氧的箱子發生爆炸,把服務艙炸了一大窟窿。不久,由於服務艙不斷漏氣,使飛船失去穩定,船身作不正常的滾動,艙內氣壓急劇下降。氧和水失去大半,嚴重地威脅著宇航員的生命。
由於飛船已離地球太遠,無法直接調頭返航,隻能先繞過月球之後,再進入一條重返地球的軌道。
首先必需采取的措施是使飛船穩定下來。為此,開動了小型的姿態控製火箭。服務艙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幸好指令艙和登月艙還完好,於是,登月艙的設備被用來救急。飛船是依靠登月艙的發動機、電源、氧和水等,才得以飛回地球。當飛船抵達離月球隻200多千米時,宇航員啟動登月艙的下降發動機約31秒鍾,使飛船暫時進入繞月球飛行的軌道。飛船轉到了月球的另一側之後,登月艙的發動機再次啟動約4分半鍾。就這樣,“阿波羅13號”終於進入了返回地球的航程,並在返回過程中不斷校正航向,“阿波羅13號”終於死裏逃生回到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