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特羅——永遠的“戰士”(1 / 2)

1956年11月25日深夜,卡斯特羅率領82人的遠征隊,秘密打回古巴。但是他們一登陸就被發現並遭圍殲,最後當他把部隊帶上埃斯特臘山時僅剩12個人了。於是,卡斯特羅自任起義軍司令,在山區開始了遊擊戰爭。經由《紐約時報》記者赫伯特·馬修斯的獨家報道,古巴人民乃至全世界都知道了卡斯特羅和他的遊擊隊的存在。

卡斯特羅的遊擊隊,被政府軍封鎖圍剿,生活和戰鬥極其艱難。但是僅一年時間,他的隊伍還是由小隊到支隊,由支隊到縱隊地迅速擴大,並建立了鞏固的根據地,出版了報紙,開辦了電台廣播。1958年3月,他已在山區建立了一個擁有5萬人口的根據地。10月,根據地頒布了第一部土地改革法。由於把武裝鬥爭同農民獲得土地的鬥爭結合在一起,起義軍得到了廣大農民的支持。在農民和國內其他革命力量的配合下,起義軍節節勝利,聖克拉一戰消滅了政府軍主力後,他們又向首都哈瓦那進軍。巴蒂斯塔見大勢已去,於1959年1月1日逃亡國外,獨裁政府垮台。起義軍在萬民歡呼中進入首都哈瓦那,全城人民蜂擁街頭,歡迎和爭睹這位久譽盛名的革命英雄。

古巴革命勝利後,卡斯特羅熱切期望打出一個紅彤彤的無產階級新世界,使美妙的社會主義製度磅礴於五洲四海。以古巴的國力,卡斯特羅環顧全球,他把革命的方向先是定在拉丁美洲,後又投向非洲。1964年,拉丁美洲共產黨聚會哈瓦那。卡斯特羅鼓動和援助多米尼加、委內瑞拉、巴拿馬、玻利維亞等國的社會主義革命,支援和指導了這些國家共產黨人的遊擊戰。從1968年向紮伊爾派出第一批軍事人員到1978年的10年間,卡斯特羅共向非洲的18個國家派出軍事人員,中東的敘利亞、約旦、南非、也門等國,也駐有古巴的軍事人員。

馬背之下

古巴革命勝利後,卡斯特羅出任古巴政府總理。在他領導下,古巴政府在國內實行鎮壓反革命、土地改革和沒收國外資本與大企業等重大措施。美國企圖控製古巴,但卡斯特羅堅決不肯向帝國主義低頭,對外高舉反對外國幹涉、維護國家主權的旗幟,遭到了美國的敵視和反對。

1960年上半年美國對古巴采取了經濟製裁——削減古巴食糖的進口、停止對古巴的石油供應,妄圖扼殺新生的革命政權。卡斯特羅在蘇聯的支援下對美國的製裁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沒收了美國在古巴的財產,並在拉美國家策動反對美帝、反對獨裁的暴力革命。1960年10月15日他宣布古巴已進入建設社會主義階段。1961年1月3日,美國與古巴斷絕外交關係。1961年4月,在美國雇傭軍入侵古巴前一天,他在群眾集會上莊嚴宣布古巴革命是一場“由貧苦人進行的,為了貧苦人的社會主義民主革命”。5月1日,卡斯特羅正式宣布古巴是社會主主義國家,12月2日,正式宣布自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者。

1956年11月25日深夜,卡斯特羅率領82人的遠征隊,秘密打回古巴。但是他們一登陸就被發現並遭圍殲,最後當他把部隊帶上埃斯特臘山時僅剩12個人了。於是,卡斯特羅自任起義軍司令,在山區開始了遊擊戰爭。經由《紐約時報》記者赫伯特·馬修斯的獨家報道,古巴人民乃至全世界都知道了卡斯特羅和他的遊擊隊的存在。

卡斯特羅的遊擊隊,被政府軍封鎖圍剿,生活和戰鬥極其艱難。但是僅一年時間,他的隊伍還是由小隊到支隊,由支隊到縱隊地迅速擴大,並建立了鞏固的根據地,出版了報紙,開辦了電台廣播。1958年3月,他已在山區建立了一個擁有5萬人口的根據地。10月,根據地頒布了第一部土地改革法。由於把武裝鬥爭同農民獲得土地的鬥爭結合在一起,起義軍得到了廣大農民的支持。在農民和國內其他革命力量的配合下,起義軍節節勝利,聖克拉一戰消滅了政府軍主力後,他們又向首都哈瓦那進軍。巴蒂斯塔見大勢已去,於1959年1月1日逃亡國外,獨裁政府垮台。起義軍在萬民歡呼中進入首都哈瓦那,全城人民蜂擁街頭,歡迎和爭睹這位久譽盛名的革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