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在長沙女子師範任職不到兩年,總共寫下百餘首黑板詩,集名為《校中百詠》。如:人人共道伯箴強,一躍先登上女牆。倘使女兒皆若輩,立將衰弱轉強梁。
這首詩,就是他一次帶領學生踏青郊外,見女學生丘伯箴奮勇躍上城牆,大有男子氣概,寫下的讚美之詞,借以鼓勵其他女學生注意鍛煉身體。當他得知學生因飯菜不合口味,賭氣打爛了廚房的一籃碗後,婉轉地用詩提出批評:我願諸生青出藍,人財物力莫摧殘。昨宵到底緣何事,打破廚房碗一籃。他還親自下到廚房,為改善學生夥食而出謀獻策。
徐老常喜歡到玉泉街上的舊書店用極少的錢買回一些有用的書。
一天,他到舊書店,發現有一本化學教科書,封麵上蓋有學校的圖章,猜想是有人從學校中偷出來寄賣的。於是,他把該書買回,在校內展出,並寫下這樣的詩:社會稀糟人痛恨,學生今日又何如?玉泉街上曾經過,買得偷來化學書。
以此來告誡學生要做一個正直的人。
四塊糖的故事
你能正確地認識錯誤,這塊糖果值得獎勵給你。
——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學校當校長時,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
一天,陶行知在校園裏看到學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學,陶行知立即製止了他,並讓他放學後到校長室去。
放學後,王友早早地來到校長室門口準備挨訓。這時,陶行知走過來了。他一看到王友,就掏出一塊糖果遞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了,而我卻遲到了。”
王友驚愕地接過糖果,目不轉睛地看著陶行知。這時,陶行知又掏出一顆糖果遞給王友,說:“這塊糖果也是獎給你的,因為當我不讓你再打人的時候,你立即就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勵你。”
王友更驚愕了,他不知道校長到底想幹什麼。
這時,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果放到王友的手裏說:“我已經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守遊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證明你很正直善良,並且有跟壞人作鬥爭的勇氣,應該獎勵。”
王友聽了非常感動,他失聲叫了起來:“校長,你打我吧,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呀!”
陶行知滿意地笑了,又掏出一塊糖果遞給王友,說:“你能正確地認識錯誤,這塊糖果值得獎勵給你。現在我已經沒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陶行知的教育讓王友明白了,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要換個角度想想問題。可見,父母應該教育孩子經常問自己:“要是我處在這種情況下,我會怎麼想呢?又會怎麼做呢?”“我現在應該為他做點什麼,他的心裏會感覺好受一些呢?”這樣,孩子往往會看到問題的另一麵,從而產生寬容的品格。
徐特立在長沙女子師範任職不到兩年,總共寫下百餘首黑板詩,集名為《校中百詠》。如:人人共道伯箴強,一躍先登上女牆。倘使女兒皆若輩,立將衰弱轉強梁。
這首詩,就是他一次帶領學生踏青郊外,見女學生丘伯箴奮勇躍上城牆,大有男子氣概,寫下的讚美之詞,借以鼓勵其他女學生注意鍛煉身體。當他得知學生因飯菜不合口味,賭氣打爛了廚房的一籃碗後,婉轉地用詩提出批評:我願諸生青出藍,人財物力莫摧殘。昨宵到底緣何事,打破廚房碗一籃。他還親自下到廚房,為改善學生夥食而出謀獻策。
徐老常喜歡到玉泉街上的舊書店用極少的錢買回一些有用的書。
一天,他到舊書店,發現有一本化學教科書,封麵上蓋有學校的圖章,猜想是有人從學校中偷出來寄賣的。於是,他把該書買回,在校內展出,並寫下這樣的詩:社會稀糟人痛恨,學生今日又何如?玉泉街上曾經過,買得偷來化學書。
以此來告誡學生要做一個正直的人。
四塊糖的故事
你能正確地認識錯誤,這塊糖果值得獎勵給你。
——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學校當校長時,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
一天,陶行知在校園裏看到學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學,陶行知立即製止了他,並讓他放學後到校長室去。
放學後,王友早早地來到校長室門口準備挨訓。這時,陶行知走過來了。他一看到王友,就掏出一塊糖果遞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了,而我卻遲到了。”
王友驚愕地接過糖果,目不轉睛地看著陶行知。這時,陶行知又掏出一顆糖果遞給王友,說:“這塊糖果也是獎給你的,因為當我不讓你再打人的時候,你立即就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勵你。”
王友更驚愕了,他不知道校長到底想幹什麼。
這時,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果放到王友的手裏說:“我已經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守遊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證明你很正直善良,並且有跟壞人作鬥爭的勇氣,應該獎勵。”
王友聽了非常感動,他失聲叫了起來:“校長,你打我吧,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呀!”
陶行知滿意地笑了,又掏出一塊糖果遞給王友,說:“你能正確地認識錯誤,這塊糖果值得獎勵給你。現在我已經沒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陶行知的教育讓王友明白了,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要換個角度想想問題。可見,父母應該教育孩子經常問自己:“要是我處在這種情況下,我會怎麼想呢?又會怎麼做呢?”“我現在應該為他做點什麼,他的心裏會感覺好受一些呢?”這樣,孩子往往會看到問題的另一麵,從而產生寬容的品格。
馬君武對學生的愛護
同學相處,應如兄弟手足一樣,相親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