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笛福(1660~1731)是英國18世紀啟蒙文學的重要作家。他出生在一個信奉新教的小油燭商家庭。笛福生活的時代正處於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伴隨著迅猛發展的海外貿易和瘋狂的海外擴張,冒險和不滿足現狀是這個時代人們的精神麵貌之一。笛福從20歲做商人開始,從事過政治鬥爭,出版小冊子,諷刺政府;辦過報紙;賺過錢,也破過產,數次被捕。由於一生有著不平常經曆,59歲時,他寫出了傑作《魯濱遜漂流記》,獲得巨大成功,小說與作者的生活和思想密切相關。之後,又寫出了《傑克上校》、《辛格頓船長》、《摩爾·弗蘭德斯》、《羅克查娜》等幾部小說。晚年又創作了《不列顛周遊記》、《英國商業計劃》等政治經濟著作。1731年因躲債而客死他鄉。

《魯濱遜漂流記》是笛福受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寫成的。當時有一名蘇格蘭水手與船長發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荒島上,4年後被救回英國。這個水手在荒島上並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事跡,但笛福塑造的魯濱遜卻是一個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一個理想化的英雄。

本書講述了17世紀,一名英國水手魯濱遜·克魯索不安於中產階級的那種平庸舒適的生活,多次出海經營。在一次去非洲販運黑奴的途中海上遇難,飄落荒島。他以不屈不撓的頑強意誌,依靠個人的智慧和辛勤的勞動,謀食建屋,製器養畜,開荒耕種,克服種種困難,最後終於回到文明社會的故事。

全書中最令人難忘的是魯濱遜在荒島上的經曆,作者用生動逼真的細節把虛構的情景寫得讓人如同身臨其境,使故事具有強烈的真實感。作品語言自然流暢,文字通俗易懂,整部作品似乎在向讀者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2個多世紀過去了,這部作品還保持著巨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