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悟語
克製自己的欲望才能得到別人更大的信任,有道是“欲擒故縱”。
經典案例二
東漢末年,楊修以才思敏捷、穎悟過人而聞名於世,他在曹操的丞相府擔任主簿,為曹操掌管文書事務。曹操為人詭譎,自視甚高,因而常常愛賣弄些小聰明,以刁難部下為樂。不過,楊修的機靈、穎悟又高過曹操,致使曹操常常生出許多自愧不如的感慨和酸溜溜的妒意。
建安十九年春,曹操親率大軍進駐陝西陽平,與劉備爭奪漢中之地。劉軍防守嚴密,無懈可擊,又逢連綿春雨,曹軍出戰不利。曹操見軍事上毫無進展,頗有退兵的意思。
這天,曹操獨自一人吃著飯,同時也在思考下一步的行動。一個軍令官前來請示曹操當晚軍中用什麼口令。軍中規定每晚都要變換口令,以備哨兵盤查來人。此時,曹操正用筷子夾著一塊雞肋骨,於是脫口而出:“雞肋。”軍令官聽了也覺沒有什麼奇怪。
消息傳到楊修耳裏,他便整理行裝,作離開的準備。一個年輕的文書見狀後問道:“楊主簿,這天天要用的東西,有什麼好收拾的?明天還不是要打開?”
“不用了,小兄弟,我們馬上就可以回家了。”楊修詭秘地一笑說。
“什麼?要回家了?丞相要撤退,連點蛛絲馬跡也沒有啊!”小文書不解地看著楊修。
楊修淡然一笑說:“有啊,隻是你沒有察覺到罷了。你看,丞相用‘雞肋’作軍中口令,‘雞肋’的含義不就是‘食之無肉,棄之可惜’嗎?丞相正是用它來比喻我軍現在的處境。憑我的直覺,丞相已考慮好撤軍的事了。”
消息又傳到夏侯那裏,夏侯聽了也覺得有理,便下令三軍整理行裝。當晚,曹操出來巡營時一見,大吃一驚,急找夏侯來查問,夏侯哪敢隱瞞,照實把楊修的猜度告訴了曹操。對楊修的過分機靈早已不快的曹操,這下子抓到了把柄,立即以惑亂軍心的罪名把楊修殺了。
後來的事實證明,曹操雖殺了楊修,終於還是下令撤軍。然而,就楊修而言,他早晚必死無疑。因為他幾次三番地逞口舌之快,不能在曹操麵前收斂自己,而把小聰明用在一些無用的小事上麵,又不顧忌上下尊卑,隨心所欲地言行。
如此缺乏自律的習慣,在任何一個有“規矩”的社會中都是容不下的,渴望成功也隻能成為泡影。
習慣悟語
因為缺乏自律,總是把問題留到今後;因為缺乏自律,總是計劃一切從明天開始;因為缺乏自律,總是養成一種壞毛病。從今天開始改掉這種壞毛病吧!
習慣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