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會課是班主任開展班級工作的主要渠道之一。在班會課上,班主任老師可以圍繞著特定的主題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心理教育,也可以間接對學生進行各種能力的培養。主題班會課與其他場合、其他形式的教育相比,更能促進正確的班集體輿論形成,更能推進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也更能讓學生實現廣泛暢通的思想交流。與此同時,借助班會之機,同學的積極性、主動性被調動起來了,這對幫助他們提高口頭表達能力、思辯能力、組織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等能力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針對班級工作和學生成長中存在的難點、熱點、焦點等問題,結合學生的心理、生理及個性特點,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好班會,是許多富有管理經驗的班主任常抓不懈的大事,也是班級管理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新課程標準理念要求教師要從片麵注重知識的教授轉變到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全麵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主題班會課作為一個良好的平台,已經幫助和正在幫助越來越多的老師接近學生、認識學生的特點、幫助學生提高各種能力,它成了連接教師指導與學生能力提高的重要橋梁。

有的學生具有某種天賦的能力,他們可以輕鬆地在某個領域取得成績、做出成就。但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能力的形成與提高還是要依靠後天的培養。至於學生都該具備哪些能力,如何擁有各種能力,怎麼平衡各種能力等,這些問題指涉眾多,且瑣碎複雜,在有限的一本書中難以麵麵俱到地將它們講清楚。因此,本書緊扣班會的特點,選擇那些能借助班會而得到討論和提高的主題,分別細述,專題討論。

本書站在素質教育的立場,從學生應當必備的各種能力中挑選出有代表性的、與學生聯係最為密切的六種能力,即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溝通能力、創新能力、自立能力和實踐能力。每一章在結構的安排上,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某種能力的概述、名人典範以及主題班會案例。其中,主題概述站在宏觀的立場上進行理論性的說明,探討說明某種能力的特點、要求、作用等。名人典範展示了古往今來的典型名人故事,這些故事都顯示了名人們在某種能力上的特殊優勢,這將會對學生有很好的啟發作用。主題班會案例則是具體的主題班會教案呈現。這個板塊又包括三方麵內容,即班會目的、班會準備和班會過程。廣大教師在組織班會的時候,可以參照這些案例拓展自己的思路、積累相應的素材。

作為《主題班會活動設計》係列叢書之一,該書在內容上與其他各書相互補充,在結構上與其他各書保持一致。概述編寫者希望“能力培養卷”能與其他各書優勢互補,相得益彰,真正為教師朋友們優化主題班會活動設計提供有利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