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能不能給水,並不關乎油畫畫料本身。油畫畫料是油水不相混的。
一層畫料幹了之後再畫—層,等幹了以後,再塗另一層,這樣得到的厚塗的油畫畫麵,肌理穩定凝重,調和沉實,實在感高,其他畫料無法比擬。經曆幾十年,幾百年,畫麵仍保持著自己的原先特點,明確地表現作者本身的思想情感。
總體來說,油畫的特色有如下幾個方麵:
1.具備圓潤多姿的豔澤感;
2.有透明和不透明色;
3.幹燥得慢,即揮發和氧化結合的過程慢;
4.具厚重之質,可塑性強。
繪製油畫,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和運用以上的特點或優點,以表現豐富而多樣的情態,創造精深博大、含蘊無窮的意像或境界。隻有認識和實踐這一點,才能談得上繪製好的油畫。
第二節 油畫的準備用具
一、色彩和畫料
(一)油畫畫料成分
油畫的顏料,主要可分為無機顏料和有機顏料兩大類。無機顏料的畫料,如果用手掂一掂,會覺得它比較重。它們是礦物顏料,比較堅牢,掩蓋力也比較大。
有機顏料比無機顏料要輕。它們是以動植物的汁液為本的天然染料,或者人工染料為原料製成,透明度高,色彩相當鮮豔,但是耐光性差。下麵是顏料種類簡表。
有些顏料是有毒的,如銀白、朱砂、鈷紫、鎘類等。當它們沾染到手或肌膚上時,要用肥皂及清水仔細洗淨,不要讓其殘存在指甲縫裏或皮膚褶皺處。
有些畫料,附有TINT字樣,這表示原來的顏料屬於高價品,為了降低售價,代換了低價的東西。代換物色相相似,可以合成相近的色彩。例如朱砂加TINT字,則不是硫化汞,而是代用了鉻黃係的顏料鉻酸鉛,此外如鈷藍加TINT者,則是群青、翠綠、鋅白的混合物、而翠綠加TINT,則是合成有機顏料。
帶TINT字的顏料,當和白色或其他色混合時,會帶來顯著的色感變化,這一點不可不知。
(二)油畫色彩種類
油畫畫料的色數很多,選購色彩時,應參考畫料店備有的畫料色板。不同廠商、牌號,其色板方式可能有些差別。不過,多數都給出厚塗、薄塗、以及混入了白色而產生的色調,以供判斷和審查。一般廠商的色板約有100款。例如說鎘紅,就有橙和紫的不同。組成上屬於同係統的東西,雖然色感不一樣,但畫料性質是一致的,可以參照顏料商的小冊子所刊載的顏料組成表,挑選合心意的色彩品種。
像灰係或亮黃(膚色)之類間色,應該隻存有最小限度色數。不是說間色可有可無,為了製造畫麵的層次變化及細致的調和狀態,間色是不可缺少的。在繪畫實踐過程中,應該多嚐試混色和色彩調合,而不依賴於現成色彩,以發現和掌握豐富的間色及複色,提高色彩的辨認、駕馭和處理能力。色彩專家廬諾華、馬蒂斯,他們的標準色板,也隻不過包括十種二十種彩色罷了。事實上,備齊一大批色彩並不算好畫家,隻有努力去尋找適合自己的顏色品種,定出自己該用多少色數,由此發展自己的用色特點,才更有意思。
所以,能不能給水,並不關乎油畫畫料本身。油畫畫料是油水不相混的。
一層畫料幹了之後再畫—層,等幹了以後,再塗另一層,這樣得到的厚塗的油畫畫麵,肌理穩定凝重,調和沉實,實在感高,其他畫料無法比擬。經曆幾十年,幾百年,畫麵仍保持著自己的原先特點,明確地表現作者本身的思想情感。
總體來說,油畫的特色有如下幾個方麵:
1.具備圓潤多姿的豔澤感;
2.有透明和不透明色;
3.幹燥得慢,即揮發和氧化結合的過程慢;
4.具厚重之質,可塑性強。
繪製油畫,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和運用以上的特點或優點,以表現豐富而多樣的情態,創造精深博大、含蘊無窮的意像或境界。隻有認識和實踐這一點,才能談得上繪製好的油畫。
第二節 油畫的準備用具
一、色彩和畫料
(一)油畫畫料成分
油畫的顏料,主要可分為無機顏料和有機顏料兩大類。無機顏料的畫料,如果用手掂一掂,會覺得它比較重。它們是礦物顏料,比較堅牢,掩蓋力也比較大。
有機顏料比無機顏料要輕。它們是以動植物的汁液為本的天然染料,或者人工染料為原料製成,透明度高,色彩相當鮮豔,但是耐光性差。下麵是顏料種類簡表。
有些顏料是有毒的,如銀白、朱砂、鈷紫、鎘類等。當它們沾染到手或肌膚上時,要用肥皂及清水仔細洗淨,不要讓其殘存在指甲縫裏或皮膚褶皺處。
有些畫料,附有TINT字樣,這表示原來的顏料屬於高價品,為了降低售價,代換了低價的東西。代換物色相相似,可以合成相近的色彩。例如朱砂加TINT字,則不是硫化汞,而是代用了鉻黃係的顏料鉻酸鉛,此外如鈷藍加TINT者,則是群青、翠綠、鋅白的混合物、而翠綠加TINT,則是合成有機顏料。
帶TINT字的顏料,當和白色或其他色混合時,會帶來顯著的色感變化,這一點不可不知。
(二)油畫色彩種類
油畫畫料的色數很多,選購色彩時,應參考畫料店備有的畫料色板。不同廠商、牌號,其色板方式可能有些差別。不過,多數都給出厚塗、薄塗、以及混入了白色而產生的色調,以供判斷和審查。一般廠商的色板約有100款。例如說鎘紅,就有橙和紫的不同。組成上屬於同係統的東西,雖然色感不一樣,但畫料性質是一致的,可以參照顏料商的小冊子所刊載的顏料組成表,挑選合心意的色彩品種。
像灰係或亮黃(膚色)之類間色,應該隻存有最小限度色數。不是說間色可有可無,為了製造畫麵的層次變化及細致的調和狀態,間色是不可缺少的。在繪畫實踐過程中,應該多嚐試混色和色彩調合,而不依賴於現成色彩,以發現和掌握豐富的間色及複色,提高色彩的辨認、駕馭和處理能力。色彩專家廬諾華、馬蒂斯,他們的標準色板,也隻不過包括十種二十種彩色罷了。事實上,備齊一大批色彩並不算好畫家,隻有努力去尋找適合自己的顏色品種,定出自己該用多少色數,由此發展自己的用色特點,才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