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雖誕生在意大利,卻在德國、奧地利和英國得以發展成長。18世紀中葉,人們對鋼琴的製作工藝實行革新,以使其演奏性能日益完善。這一時期,西爾伯曼和他的弟子在鋼琴的變革中起著主導作用。
西爾伯曼的名徒被稱為“十二弟子”,他們分別製造出兩種不同風格的鋼琴,即“維也納式擊弦機鋼琴”和“英國式擊弦機鋼琴”。這兩種鋼琴具有不同的機械性能和不同的音響效果,由此形成兩大不同的鋼琴製作流派。這兩種流派,也對當時的音樂家們產生了具有曆史意義的影響。
維也納式擊弦機鋼琴的鍵盤觸感較輕,能夠彈出快速的音符,音色變化細微,在與管弦樂隊協奏時,音色對比清晰。這正符合莫紮特溫文爾雅又富有歌唱性的快板的音樂需要。
約翰內斯·楚姆佩是西爾伯曼的名徒之一,他於1760年來到英國,成為著名鋼琴製作師;他的產品被稱為“英國式擊弦機鋼琴”。這種鋼琴的觸鍵感覺較重,聲音渾厚深沉,正適合於克萊門蒂那堅實有力的音樂風格。
莫紮特和克萊門蒂是當時名聲大噪的鋼琴演奏家,由於他們演奏風格的不同,他們分別使用結構各異的維也納式和英國式鋼琴。1789年1月,莫紮特和克萊門蒂在維也納奧國國王的王宮裏舉行了世界上第一次鋼琴演奏比賽,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這次比賽對提高鋼琴在樂器中的地位起了重要的作用。
鋼琴在它誕生的頭一個世紀中經曆了多次改良。雖然開始它被形容為“鍋爐工製造出的粗陋機械”,少有優雅之色,在表現細膩的情感上遜於撥弦古鋼琴和擊弦古鋼琴;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音樂由巴洛克風格向古典主義的演變,音響豐富、細膩、洪亮的鋼琴逐漸替代了聲音尖銳、古板、缺乏生機的撥弦古鋼琴。到19世紀,鋼琴已登上“樂器之王”的寶座。
二、古鋼琴的發展過程
據史料記載,最早的古鋼琴叫克拉維卡,創製的年代在12世紀到14世紀之間。古鋼琴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撥弦古鋼琴,也稱為羽管鍵琴,另一種是擊弦古鋼琴。在巴洛克時期,古鋼琴的地位極其重要,那時的樂隊與室內樂中,演奏撥弦古鋼琴的人,起著領導演奏的作用。歌劇演奏也需要它伴奏宣敘調,此風一直延續到莫紮特時期。無論是撥弦古鋼琴,還是擊弦古鋼琴,發出的音都比較弱,力度不能變化,缺少表現力。到了18世紀這兩種琴逐漸被槌擊式鋼琴取代。
通常認為,音樂的巴洛克時期是從1600年至1750年,即從蒙特威爾地開始,到巴赫和亨德爾為止。1750年,對位法大師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與世長辭,標誌著巴洛克巔峰的對位法音樂的終結,也標誌著巴洛克時代的終結。之所以稱這一時期為巴洛克,是由於一時期音樂表達的技術及方式有一定程度的共同點,所以用此名詞來標誌,並無特殊的意義。巴洛克(Baroque)一詞來自法語,追本溯源是葡萄牙語barroco,意謂形態不圓的珍珠。這是巴洛克末期評論家們在評論此一時期的音樂時首先使用的,而且一般含有貶義,指粗陋的、奇異的、誇張的音樂。巴洛克之後,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家們趨於將音樂語言簡化和規範化。在他們看來,巴洛克音樂過於誇飾而不夠規範。因此巴洛克一詞被評論家用來指17世紀及18世紀前期的藝術及音樂作品。
鋼琴雖誕生在意大利,卻在德國、奧地利和英國得以發展成長。18世紀中葉,人們對鋼琴的製作工藝實行革新,以使其演奏性能日益完善。這一時期,西爾伯曼和他的弟子在鋼琴的變革中起著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