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風波起(2 / 2)

……

與此同時,在微博的羽城版和朋友圈上,也是因為李名的事熱鬧非凡。和論壇屠版一樣,也開啟了刷屏模式,十條新的信息有九條和李名有關。

李名沒有上網當然不知道這些事情,不然他一定會鬱悶無比,又是蝴蝶效應的威力,原本不可能出現那早的微博和朋友圈居然也有。

你說有就有吧,怎麼都是在討論哥呀,不就是唱個歌接受個采訪,至於搞得這樣滿城風雨嗎。

……

“劉兵,那個李名不找你的麻煩?”

“哈哈,估計他現在還不知道,外麵因為他的事已經是鬧翻天了,他哭都來不及哭,哪有空來找麻煩?”

劉兵家裏富裕,又很得寵,別的學生最多有個普通的手機,用來打電話發短信,而他用的卻是水果手機。

第一代水果手機是去年發布的,售價高達上萬天朝幣不說,在天朝國內的商店根本買不到,是他在牛仔國的小姑寄回來給他的。

劉兵上課經常在下麵開小差,不是和韋成聊天,就是拿水果手機出來玩,他一天就能玩掉幾個G的流量。

這個時空的通信運營商比較厚道,一個G的流量隻要十塊錢,也就是說劉兵每天,都會因為流量費花掉幾十塊錢。

03年的時候很多人上一天班,也掙不了幾十塊錢,而劉兵一天的零花錢就有一百塊了。

他老媽不上班,單靠他老爸那點工資,根本不可能給他那麼多的零花錢,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想的話還是可以的。

劉兵知道他老爸的計劃,今天一早就上網守著,果然沒多麼微博、朋友圈、羽毛社區上,關於李名的消息就鋪天蓋地的多了起來。

韋成不明白劉兵為什麼這樣說,劉兵便直接把手機給他看,他和劉兵關係要好,也時常玩這個水果手機。

韋成熟練地刷著信息來,看了一會也明白了劉兵說的意思,高興得大喊一聲。

周老師正給全班同學講解題目,被韋成這一聲叫喊,嚇得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了。

“韋成,你發什麼神經,不想聽課就出去。”

李名看了看,知道肯定是兩個人聊天聊瘋了,有什麼值得那麼興奮的呢。

李名沒有多想,也沒有用係統連到網上去看有什麼大事發生,他並沒有意識到,韋成這一聲叫喊和自己有關。

……

今天羽城市本地的媒體,繼續報道有關李名的新聞,他們請來多個所謂的專家,來評論這件事情,文章如下:

這是應試教育的悲哀,這是天朝教育的悲哀,在激烈競爭的壓力下,一些學生不思在學業上用功,卻搞歪門邪道的東西。

音樂本是文化的精華,而不是供人肆意玩弄的東西,我們都知道一首歌曲離不開作詞、作曲、演唱的合作,這三者往往是由三個不同的人來完成的,因為術業有專攻。

雖然有不少的原創音樂人,有包辦這三樣的能力,但真正麵世的好歌曲並不多。

即使是一般水平的原創音樂,也是要求創作人有深厚的功底,這個功底離長期的學習,以及生活曆練的積累。

現在一個年僅十三歲的初中生,隻自學過幾年音樂,居然在大庭廣眾之下,告訴大家他能唱一首好歌,還是他自己作詞作曲的好歌。

試問還有比這更滑稽的事嗎,如果創作歌曲真的那麼容易,還需要那麼多專業的作詞人、作曲人嗎?

我想問一下這個學生,你這樣的行為是你想出的,還是你的監護人想出的,你們知不知道天朝的法律。

為了謀取個人利益欺詐公眾,或者使用別人的作品冒名頂替,都是要被判刑的。

我希望這個學生和他的監護人,能早點醒悟過來,不要為了一時的名和利,做這種違反法律的事情,最終傷害的是孩子的一生呀。

這個學生的歌曲我聽過了,以我多年從事音樂創作的經驗,我想告訴大家,這首民謠歌曲非常好,已經有了專業音樂的水準。

這絕對不是以一個初中生的能力,能獨自創作出來的,因為難度太高了。

先不說一個沒接受過專業培訓的初中生,會不會作詞作曲,就是裏麵的口琴獨奏、鋼琴和節奏鼓伴奏,也絕對不是一個初中生能應付的。

更別提編曲和混音這種高難度的工作,有多少音樂學院的學生,都做不到獨自完成。

所以這首歌的創作者,一定另有其人,我不知道他是出於什麼目的,讓一個初中生冒名頂替,卻還沒有站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