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8年10月,英軍圍攻法國通往南方的門戶奧爾良城,形勢十分危急。奧爾良城的存亡,在戰略上起決定性的作用。此城一旦淪陷,法國皇太子的首府布爾茲將危在旦夕,羅亞爾河沿岸以外的都市,也將會遭受一舉擊潰的命運,那麼法國必定淪入英國人手中,皇太子也隻有流亡一條路,別無選擇。

此時,年僅17歲的少女貞德,毅然向皇太子查理請求參軍,當貞德見到皇太子時,立即下跪請說:“殿下,請給我一支軍隊,我要立即去解救奧爾良。”

皇太子看著這個瘦弱的姑娘問:“你會打仗嗎?”

“上帝與我同在,他要我打敗英國人。”

激昂的愛國熱情使貞德的臉顯得那樣聖潔、美麗。1429年5月的一個清晨,在奧爾良城外英軍建築的堡壘之前,出現了一支法國軍隊。女扮男裝的貞德身穿銀白色的鎧四甲,腰懸長約一米的寶劍,高舉聖旗,身先士卒,殺向英軍陣營,重創英軍,解除了城圍,扭轉了戰局。人民把貞德稱頌為“奧爾良的女兒。”

貞德解奧爾良之圍以後,為了解放祖國的神聖領土,率部向巴黎進軍,在貢比涅附近的一次戰鬥中,被英國侵略者在法國的幫凶勃艮第集團俘獲,並以4萬法郎賣給英國。她在敵人麵前,英勇不屈。她被監禁一年後,被教會法庭判為“女巫”,於1431年5月30日在魯昂廣場的火刑柱下就義,為祖國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