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後記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是馳譽世界文壇的印度著名作家。他從八歲開始練習寫作,一直到逝世前口授最後一首詩《你創造的道路》,創作生涯長達七十餘年,為後人留下一千餘萬字的各類作品。
泰戈爾以詩歌享譽世界,但也是一位散文高手。他的散文創作與詩作幾乎是同時起步的。泰戈爾十四歲那年在文學雜誌《知識的幼苗》上發表第一首詩《野花》。不久,他以稚嫩的筆寫就的處女作散文也在該雜誌上發表。1941年,泰戈爾在逝世前三個月,發表最後一篇重要散文《文明的危機》。可以說散文創作也貫穿了他的一生。
泰戈爾的散文豐富多彩。孟加拉語《泰戈爾全集》的編者,把其詩歌、戲劇、小說之外的所有作品,全歸入散文類。其中有自傳,如《人生回憶》;抒情散文,如《腳下的路》《竹笛》;哲理散文,如《有限與無限》《人世之舟》;書信,如《寫給妻子的信》;日記,如《西行日記》;遊記,如《探望獄中的甘地》;雜文,如《錢幣的屈辱》;政論文,如《印度婦女》;文學評論,如《韻律瑣談》;等等。泰戈爾的散文洋洋數百萬言,可謂一座有待挖掘的文學寶庫。
1990年,中國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為我編譯的我國第一本泰戈爾散文選撰寫序言,引起我國翻譯界對泰戈爾散文的關注。先生已駕鶴西去,現把先生的那篇序言作為《泰戈爾文集·散文卷》的代序,以此作為對先生的紀念。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原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黃寶生先生,為拙著撰寫了總序,高度概括了泰戈爾的作品內容和藝術特色。在此,謹向黃先生表示由衷的謝意。
周恩來總理1957年參觀國際大學時,曾讚揚泰戈爾是“憎恨黑暗、爭取光明的偉大的印度人民的傑出代表,中國人民永遠不能忘記泰戈爾對他們的熱愛。中國人民也不能忘記泰戈爾對他們的艱苦的民族獨立鬥爭所給予的支持”。
2011年5月7日,是泰戈爾誕生一百五十周年,筆者特意編譯這本散文選,展示他散文創作的豐碩成果,並以此對熱愛中國人民的詩人表達真誠敬意。
白開元
201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