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證】
《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
唐代錢起《送李判官赴桂州幕》:“且感千金諾,寧辭萬裏遊。”
【解釋】
比喻說話講信用,一句話價值千金。
【故事】
秦朝末年,有一個叫季布的楚國人,他性情耿直,行俠仗義,肯幫助別人。隻要是他答應做的事情,都一定做到,很受大家的讚揚,享有很高的聲望。
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多次率部隊打敗漢軍。後來項羽被困烏江自殺,劉邦建立漢朝做了皇帝,想起季布,就氣恨不已,便下令通緝季布。
由於季布為人講信用、夠義氣,敬慕他的人很多,並都在暗中幫助他。季布經化裝被秘密送到魯地,有一位姓朱的人家收留他當傭工。後來,朱家又到洛陽說通劉邦的老朋友汝陰王夏侯嬰,經夏侯嬰的勸說,劉邦撤銷了對季布的通緝,並讓他做了郎中,後改任河東守。
這時,有一個季布的同鄉,名叫曹邱生。此人有辯才,專愛結交有權有勢的官員,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他聽說季布做了官,就千方百計要見季布。
季布了解此人,很是反感,曹邱生來了,他陰沉著臉不理睬。可是曹邱生卻連連打躬作揖,吹捧說:“我常聽楚人言‘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您怎麼能夠有這樣的好名聲傳揚在梁、楚兩地呢?我們是同鄉,我又到處宣揚您的名聲,您為什麼不願見我呢?”季布聽了,很高興,便把他當作貴賓來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