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從好奇到恐懼(1 / 1)

1866年,在歐洲和美洲許多在海上航行的船都碰到過一個形似紡錘,不時發出磷光,體積比鯨魚大好多倍,運行速度也比鯨魚快許多的“龐然大物”。不少航海日誌都記載了它那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驚人的移動力、天才的特殊本領等等。這個東西的出現給生物學家們帶來了困惑。它最初被看作是鯨魚,然而它那過於龐大的體積又遠遠超過了生物學家們曾經加以分類的任何一種鯨魚。“真是不可思議!難道它會在水下飛?”人們感到好奇不敢相信。

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遙遠的海底峽穀發生了什麼事呢?一時間科學界和新聞界各種觀點無休無止地爭論著;茶餘飯後、街頭巷尾,更是人人都卷入了“海怪之爭”。然而,事情並沒有到此結束,真正的危險降臨了。不久後,接二連三發生的幾起事件引起了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

1867年3月5日,蒙特利爾大洋航行公司的莫拉維安號客輪於夜間航行在緯度27度30分、經度72度15分的海麵上,以順風13海裏高速前進。突然,船的右舷側撞到了一塊航海圖上沒有標出的暗礁,幸虧船體非常堅固,否則莫拉維安號連同船上的237名乘客一定會葬身海底。意外發生時,值班的船員急忙衝到船尾,發現離船500米處有一片大漩渦,看來水麵發生過猛烈的震蕩。船到底撞到了什麼?這無從知道。莫拉維安號駛進船塢檢查,發現有一部分龍骨受到損壞。當然,如果不是5周後又發生了一起更嚴重的事故,這件事可能很快就會被人們遺忘。

1867年4月13日下午,英國苛納爾航運公司的蘇格蘭號客輪在北緯45度37分、西經15度12分的海麵航行。船上的乘客正聚在大廳裏喝午茶。突然,大家感到船的左側部位受到輕輕的一擊。一個沒有經驗的水手驚慌地衝上甲板大叫:“船要沉啦!船要沉啦!”頓時,尖叫聲四起,乘客們被嚇壞了。安德森船長連忙大聲安慰大家:“大家不要緊張!蘇格蘭號分成7個防水隔間,任何一部位漏水都不會構成危險。大家的安全絕對沒有問題!”

船長派水手檢查船身發現,船底不知被什麼東西撞破了一個近2米直徑的大洞。這個洞太大了,無法填堵,隻好保持現狀,勉強航行。好不容易支撐到克利亞岬,駛進了公司的船塢。船一進塢,工程師們立即上去檢查。大家都被那個大洞嚇愣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船體吃水線下大約2.3米處有一個等腰三角形的洞,形狀非常規整,即使用精密器械打孔,恐怕也做不到如此精確。再說,以如此巨大的力量刺穿了30多毫米厚的船殼後,又是如何拔出來的呢?工程師們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什麼東西,會有這麼神奇的力量?這次事件的發生又一次引發了公眾的興趣,但人們對“海怪”是否存在已經從好奇轉為恐懼了。不可解釋的海上遇難事件都被算在了這個“海怪”的賬上。此後,這隻“海怪”便因此而受到了人們公正或不公正的譴責。人們認為它的存在威脅到了各大洲之間的海上安全,因此主張不惜一切代價將它徹底鏟除的呼聲愈來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