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科學史上,瑪麗·居裏是一個永遠不朽的名字。這位偉大的女科學家,以自己的勤奮和天賦,在物理學和化學領域,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並因此而成為唯一一位在兩個不同學科領域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著名科學家。瑪麗·居裏是第一個榮獲諾貝爾科學獎的女科學家,她是成功女性的先驅,並激勵了很多人。從1897年居裏夫婦發現放射性元素鐳之後,100多年來,稱頌他們的文章、書籍從未間斷,她所建立的勳業和她所具有的品質深深地留在後人的印象中,成為科學家和廣大青少年學習的楷模。

1934年7月4日,長期積蓄體內的放射性物質所造成的惡性貧血即白血病奪去了居裏夫人寶貴的生命。

愛因斯坦在評價居裏夫人的時候說:“她一生中最偉大的功績——證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並把它們分離出來——所以能夠取得,不僅僅是靠大膽的直覺,而且也靠著在難以想象的和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工作的熱忱和頑強。這樣的困難,在實驗科學的曆史中是罕見的。居裏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哪怕隻有一小部分存在於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麵臨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

作者

在世界科學史上,瑪麗·居裏是一個永遠不朽的名字。這位偉大的女科學家,以自己的勤奮和天賦,在物理學和化學領域,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並因此而成為唯一一位在兩個不同學科領域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著名科學家。瑪麗·居裏是第一個榮獲諾貝爾科學獎的女科學家,她是成功女性的先驅,並激勵了很多人。從1897年居裏夫婦發現放射性元素鐳之後,100多年來,稱頌他們的文章、書籍從未間斷,她所建立的勳業和她所具有的品質深深地留在後人的印象中,成為科學家和廣大青少年學習的楷模。

1934年7月4日,長期積蓄體內的放射性物質所造成的惡性貧血即白血病奪去了居裏夫人寶貴的生命。

愛因斯坦在評價居裏夫人的時候說:“她一生中最偉大的功績——證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並把它們分離出來——所以能夠取得,不僅僅是靠大膽的直覺,而且也靠著在難以想象的和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工作的熱忱和頑強。這樣的困難,在實驗科學的曆史中是罕見的。居裏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哪怕隻有一小部分存在於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麵臨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