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佛舍利塔是遼代建築,明代重修的。重修時曾發現塔內藏有石函、舍利和佛像等物。塔高22.63米,邊長3.38米,八角十三層。塔基由花崗岩須彌座和三層仰複蓮花組成。塔身正麵有門,內置佛龕,側麵有浮雕花窗。密簷角上掛著104個銅鈴,山風徐來,丁零有聲。塔前有一株千年以上的古柏,為天津市年代最久的樹。塔西有徹公長老和尚靈塔。塔下有“善蛇洞”,傳說有72條護塔的蛇。

銀杏樹的傳說

盤山有一棵世上少見的銀杏樹。據說,這樹有一千多年的曆史。這樹是怎麼來的,當地流傳這麼個傳說。

唐朝年間,某地姓鄧和姓江的兩個鄰居在池塘邊各種了株冬瓜。秋天到了,隻結了一個大冬瓜。冬瓜到底是誰的呢?他們倆順著藤去看,原來兩株藤生夾了。姓鄧的就對姓江的說:“老鄰居,我們幹脆把瓜切開,每人一半吧。”姓江的同意了。姓鄧的操刀把瓜一切,嘿,從裏麵鑽出一個小孩來。兩鄰居十分歡喜,連忙抱回家去撫養。因為孩子是兩姓人的,所以取名叫鄧江。

鄧江生長在窮家苦戶,十三歲時,不幸親人亡故。他隻得給村上的一個財主做小工。他沒讀過書,也認不得字,就用泥團子記工數,每做一日,就做個泥團子丟進工棚的壇子裏。到了年底,要算工錢了,財主生出惡計,用一勺水灌滿壇子,把泥團子浸糊了。鄧江去算工錢,財主說:“鄧江,你在我家做了怕有二三十天吧,我給你三斤茶油做工錢。”鄧江說不出具體的天數,隻得收了。

再說,離村子不遠的地方有座古廟,那裏住著幾十個和尚。這天一早,方丈吩咐小和尚:“今天你早點去路口迎接,有位大施主要來。”

小和尚守了一清早,隻見一個衣衫掛豆角的窮人提著一竹筒茶油上山,就很不高興地跑回去說:“哪裏有什麼大施主,隻有一個……”

方丈說:“對啊,他就是大施主。”於是率領大小和尚去迎接。

添上油,點上燈,一個個菩薩都出了大汗,鄧江一年的工錢,連菩薩都消受不起哩。方丈有一套法術,輕易不傳人,見鄧江心誠,就暗暗地傳給他。不久,方丈歸天了。

恰巧唐太宗李世民的母親死了。唐太宗很相信神鬼,就下詔各地和尚超度他母親,做了七七四十九天香火道場。李世民提出要和母親見麵,和尚擠了一廟堂,個個搖頭,人人歎氣。因為鄧江是削發才一年多的小和尚,沒有資格參加議論,被關在廟門外。鄧江不服氣,闖進大廟,看見凳子早坐滿了人,就在一條板凳上用力一拉,一下拉長了七寸,坐了上去。大家見他有這等功夫,另眼相看,一致推舉他去見唐太宗李世民。

鄧江做了一頂老人帳,將一間房子隔成兩段,吩咐唐太宗站在門外看。唐太宗真看見了他母親的影子很高興,要獎賞鄧江。鄧江什麼都不要,隻要殿裏一口重九百九十九斤的大鍾。唐太宗說:“那好,我命人給你抬去。”鄧江說:“還是我自己提回去方便。”他像別人提斤把重的小鈴鐺一樣提著那口大鍾,走出了金鑾殿。

古佛舍利塔是遼代建築,明代重修的。重修時曾發現塔內藏有石函、舍利和佛像等物。塔高22.63米,邊長3.38米,八角十三層。塔基由花崗岩須彌座和三層仰複蓮花組成。塔身正麵有門,內置佛龕,側麵有浮雕花窗。密簷角上掛著104個銅鈴,山風徐來,丁零有聲。塔前有一株千年以上的古柏,為天津市年代最久的樹。塔西有徹公長老和尚靈塔。塔下有“善蛇洞”,傳說有72條護塔的蛇。

銀杏樹的傳說

盤山有一棵世上少見的銀杏樹。據說,這樹有一千多年的曆史。這樹是怎麼來的,當地流傳這麼個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