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別光在那裏笑了,說說你的看法。”王子明用杯子底敲了敲桌麵,示意對方談正事。
“嗬,那還用說,當然是舉雙手讚成啦。說實話,從知道你回到北京起我就希望你能重返棋壇。這些年來,中國圍棋一直被日韓兩國壓在下麵,和你在時一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去年的成績更是慘不忍睹,如果不是宋玉柱在亞洲杯快棋賽上拿了個冠軍,中國棋手在世界賽場上差點就被剃了個光頭,堂堂世界圍棋三大強國,居然淪落到這種局麵,你說哪位中國棋迷心裏會不感到難受?
明,你和我們不同,我們這些人再怎麼樣的著急,難過,也隻能發發嘮騷,罵上兩句,然後就該幹嘛就幹嘛去了,中國圍棋的現狀並不會因為我們的不滿而改變;
但你,卻是擁有改變這種情況能力的人。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同中國和日本相比,韓國圍棋處在很低的水平,雖然單以圍棋人口所占比例而言,韓國的圍棋普及率比圍棋王國日本還要高些,但高水平棋手卻是極少,兩位代表性的人物**哲在日本隻能算是二流,金寅也很能難擠入一流棋手的行列,在那段時間裏,說韓國早高水平棋手和日本最高水平棋手實力相差一先並不過份。
隨著一代霸者曹薰銬的歸國,韓國圍棋在不長的時間內便有了長足的進步,不僅以首屆應氏杯曹薰?奪冠為標誌,一舉將原本中日雙雄爭霸的世界圍棋格局改為中日韓三國鼎立各領風騷,之後更是培養出了被稱為五十年一見的天才棋手李昌鎬,一統天下十數年,將世界圍棋最強國的榮譽牢牢地把持在韓國手中。
韓國圍棋那幾十年地輝煌完全歸功於曹薰?頭上當然是不對的。至少是不完全的,但不可否認,正是因為他在歸國後十幾年的努力,才使得韓國的職業棋手們實力迅速提高,正是他在應氏杯奪冠才讓韓國棋手首次走上了世界圍棋的舞台,成為當時棋界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也正是在以他為首的四大天王帶領下,韓國棋手才爆發出了驚人地戰鬥力,屢屢在世界大賽上奪冠折掛。這才造就了幾代韓國圍棋的興盛。
和那個時期的韓國相比,中國圍棋現在的根基要好的多,不僅職業棋手地數量眾多,而且一線棋手的水平和日韓兩國也相差無幾,後備力量之充足更是讓人羨慕。那中國圍棋還缺什麼呢?
中國圍棋現在所欠缺的就是一位領軍人物。手機訪問:
宋玉柱狀態起伏太大,難以擔當重任,陳海鵬又身體欠佳,無法寄予厚望。
至於其他一線棋手,以現在的情況來看,暫時還沒發現誰具備成為超一流棋手的氣質。
所以,子明,這樣的重擔除了你,現在沒有別人可以扛的起來。
以前因為擔心你和葉院長地心結沒有解開!所以在你麵前我從不說這樣的話,但實際上我是多麼希望你能再次走上世界圍棋的最高舞台,將你的才華展現在每一個人麵前,而不是躲在小小的烏鷺社裏,把時光消耗在枯燥的文山字海當中。”彭定遠表情認真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