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報隊的幾位棋手沒有參加西院涼亭裏的討論會,但這不等於說他們不重視第二天的比賽,反之,他們相當的重視。
隻要是棋手便會有好勝之心,能完全超然於勝負的那是神而不是人。
當然,絲毫不以輸贏為意的人不是沒有,隻不過這樣的人往往在意的並不是圍棋本身,比如做為消遣解悶,交際應酬等等。
劉浩當然還達不到神的境界,更不是那種把下棋當成消遣解悶,交際應酬工具的業餘愛好者,所以他的好勝心很重,而且不是一般的重。
雖然兩個月前的行動是師傅授意而為,但要說內心深處沒有稱霸北京的想法那也是假話。
蜀中棋王,這個稱號是很響亮,不過在高手圈裏那就象是山大王之類的存在。整個四川圍棋人口雖多,但高手卻實在是太少了,擁有業餘五段以上資格的人屈指可數,在這樣的地方再有名,到了全國大賽上也沒法和北京,上海,浙江,湖南等地高手的風光相比。
那一次的挑戰可謂相當成功,不僅獲得了寶貴的實戰經驗,而且打出了蜀地棋手的氣勢,一時間風頭無二,那種無敵天下的感覺實在是太讓人陶醉了。
可惜啊,美好的時光實在是太短了,沒有人喜歡失敗,既使那是必然。雖說就實力而言輸給王子明並不冤枉,但對手沒有業餘初段證書也是事實。
大多數業餘愛好者喜歡的是出人意料的結局,當棋輸了之後,人們談論得更多的是一位業餘六段高手輸給了一位無本棋手,之前橫掃北京如卷席的風光就象是為了這個戲劇性結尾做的鋪墊。
不僅劉浩不服,他並不否認王子明實力的強大,那是事實的存在,自欺欺人是沒有意義的,劉浩隻是覺得那一戰的勝負雙方並不在同一條件下進行的:
第一,
心理不同。自已是業餘六段,對上個沒本棋手贏了不算光,輸了就是大丟麵子,心理壓力遠大於對方。
第二,
準備不同。自已已經下了幾十盤棋,王子明有的時間是慢慢研究了解自已,而自已之前根本不知道王子明是何許人也,當然是沒法準備了。
第三,
身體精神狀態不同。自已在一個月裏下了幾十盤高強度的對局,身體精神已經極為疲勞了,而王子明則是養精蓄銳,優劣一眼可見。
綜上所述,上次比賽是雙方不平等條件下的結果,自已不是輸在實力上,而是輸在起跑線前,但現就不同了,大家都是同一時間參加比賽,精神身體狀態一樣;王子明已經浮出水麵,誰都知道他的實力遠遠超過他的段位,輸贏的壓力大家相同;至於準備,比賽至今的四盤棋雖不能說多,但終究是有據可察,再也不是一無所知。
隻不過明天的比賽是團體賽,重要的是團體成績。
勿庸諱言,成都晚報隊除了劉浩外,相比於北京晚報隊,其他三人的實力都處於下風,劉浩對上王子明或紀長風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如果和死拚的話搞不好就落個全軍覆沒的結果。
當然,這次比賽他們也沒有去搶冠軍的打算,下棋不是拚命,光有主觀努力是沒用的,合理地應用規則取得好處是理所當然的,比如讓劉浩對上那兩個小女孩,雖然整個比賽是有輸無贏,但至少也不會讓人給剃個禿頭。
但麻煩的是劉浩並不想放過這個和王子明掰掰手腕的機會。
四輪比賽過去之後,全勝的棋手隻有王子明和劉浩兩個人,劉浩很清楚,以二人在此次比賽中的狀態要想在四天之後份量最重的個人賽上奪冠不碰頭是不可能的,即然早晚都有對上,那倒不如在反正也什麼希望的團體賽中再拈量一下對手的斤兩,為之後的個人賽做最後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