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發生以後,我國政府展開了快速的救援行動,挽救了許多災區群眾的生命。汶川地震的發生,一方麵讓我們感到了地震離我們確實很近,另一方麵也讓我們思考地震中如何實現自救與互救,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中華民族是一個從來都不缺少傷痛記憶的民族,也是一個從來不曾被災難壓垮脊梁的民族。我們在地震災害這樣的災難麵前,我們在地震刻就的血的傷痛麵前,除了保持堅強,一往無前地繼續向未來走去;還應該思索我們缺少怎樣的一種品質,應該想想我們要從災難中學會什麼道理。地震給予我們的最大啟示,莫過於珍惜生命,如果要對珍惜生命進行進一步的闡述和展開,那就是在地震這樣的災難麵前,人們如何實現自救,如何在別人遭遇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換言之,地震中如何實現自救與互救是我們從地震中應該學到的最深刻的課程,這認識雖然異常昂貴,但又是非常值得。

通過對震前的地震認識和防震準備、震時和震後短時的自救與互救、震後長期的身心救助的分析和梳理,我們發現地震自救與互救的內涵非常豐富,對其的認識和理解也有著無限大的開拓空間。本書算是對過往的一次總結,更是對開啟地震自救與互救研究和討論的一次嚐試。正如生命的不息,地震自救與互救的研究與認識,也會一直向前發展的。

本書的編寫涉及很多地震和其他方麵的專業知識,由於編者水平所限,難免存在各種錯誤和紕漏,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另外,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大量前人的資料和研究成果,在此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