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下,“統一認識,統一政策,統一計劃,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在人民內部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誌、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麵”。
七、認真落實黨的各項政策
在黨的集中統一的領導下,統籌兼顧,全麵安排,認真落實黨的幹部政策、知識分子政策、民族政策,調動黨內黨外一切積極因素,進一步加強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進一步發展工人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包括愛國民主黨派和愛國人士的革命統一戰線。
從粉碎“四人幫”到1977年年中,在半年多的時間中,中共中央圍繞“抓綱治國”的戰略決策,開展了一係列工作:作出了關於建立毛澤東紀念堂的決定,作出了關於出版《毛澤東選集》和籌備出版《毛澤東全集》的決定;深入發動了對“四人幫”的揭、批、查的群眾運動,奪回了曾經被“四人幫”篡奪和控製的宣傳和文教陣地的領導權;解決了“四人幫”嚴密控製和破壞的一些地區和部門的問題;召開了第二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和全國工業學大慶會議,以及其他一些重要會議。
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政治報告中,華國鋒又進一步闡明了“抓綱治國”、大治天下的這幾項任務。認為在這些任務中,第一項是綱。是不是高舉毛澤東的旗幟,首先要看是不是抓揭批“四人幫”這個綱。“四人幫”雖然在政治上被判了死刑,但是同他們的鬥爭並沒有結束。隻有徹底摧毀“四人幫”及其餘黨的資產階級幫派體係,把被他們顛倒的理論是非、思想是非、路線是非糾正過來,才能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社會主義積極性,把各項工作搞上去,實現抓綱治國,一年初見成效,三年內大見成效的目標。
《人民日報》1978年元旦社論《光明的中國》繼續貫徹這一精神。社論說:
一九七八年,是抓綱治國三年大見成效的重要的一年。
把揭批“四人幫”的偉大鬥爭進行到底,是抓綱治國各項任務中第一位的任務。在新的一年裏,我們要把揭批“四人幫”這個綱繼續抓緊抓好。
社論列舉了“抓綱治國”在1977年初見成效的8個方麵表現:
第一,揭批“四人幫”的運動迅猛而健康地發展,被“四人幫”長期搞亂了的路線是非基本上得到了澄清,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在各條戰線能夠比較順利地賞徹執行了。
第二,從大多數地區和部門來看,同“四人幫”篡黨奪權陰謀活動有牽連的人和事基本查清,階級陣線基本清楚了。
第三,“四人幫”橫行霸道造成的那種萬馬齊喑的沉悶局麵結束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麵貌煥然一新。
第四,“四人幫”支持和慫恿的那些打磾搶分子,嚴重破壞社會治安的犯罪分子,仇視社會主義、進行反攻倒算的地富反壞分子遭到有力的打擊。社會秩序大為安定,人民高興。那些受害最深的地方,表現尤為明顯。
第五,“四人幫”反軍、亂軍、篡軍的陰謀活動,受到全軍廣大指戰員的揭露和批判。
第六,被“四人幫”嚴重幹擾破壞的科學、教育、文化領域,出現了令人喜悅的新局麵。
第七,“四人幫”幹擾破壞造成的國民經濟長期停滯不前,甚至倒退下降的局麵已經扭轉。
第八,“四人幫”瘋狂破壞的黨的幹部政策、知識分子政策、民族政策,在各個方麵造成的重惡果,正在逐步清除。
社論最後總結說:
一年初見成效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們打好了揭批“四人幫”這一仗;三年大見成效的根本保證,還在於繼續打好揭批“四人幫”這一仗。
盡管社論列舉了種種成效,但“抓綱治國”走的是一條“以階級鬥爭為綱”的老路,在解決問題、穩定局勢方麵可以起一時的作用,但從長遠來看,無法引導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走向成功。客觀形勢的發展,也日漸暴露出它的弊端,而呼喚一條新路。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正式實現了工作重心的轉移。
原計劃長達五年的“抓綱治國”的戰略部署,被鄧小平提出的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中心的路線所取代。一條新路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