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橘雅也做到了,無論別人說什麼,怎麼看待自己,都沒有關係。本來就不是同一種人,怎麼可能擁有相同的命運呢?
一個聰明的女人,一旦不再在意別人給自己貼的標簽,並自信地撕去它們,才會發現,這世上沒有誰能真正困住自己。
我的一位讀者朋友,一直在美國發展,她長相恬美,性子溫柔,卻偏愛中性打扮,一身休閑裝,有人酸酸地說:“長得那麼女人,為什麼不能中規中矩地女人化。”她甩甩頭,怎樣打扮是我自己的事,我舒服就好,與他人何幹?
兩性生活中她亦是如此,老公事業發展得很好,想讓她婚後做一個家庭主婦,相夫教子,可她偏不,因為之前在國內所學的傳媒專業在美國發展很受限製,她不得已改了專業,從一名文科生變成了理科生,繼續在斯坦福大學攻讀第二碩士學位。
隻是在這期間,她懷了第二個孩子,幾乎所有的人都勸她放棄學業,權衡再三,她決定一邊懷孕一邊上課,她是那個專業裏年齡最大的學生,每次大腹便便地出現在教室時,教授的臉上都會閃現一刹那的驚訝表情。
最難的是在懷孕9個月的時候,她需要參加一門3個小時的考試,考試前的很多個夜晚,常常看書到深夜三四點,老公很生氣,常說她不要命了,太自私。
她咬牙堅持了下來,當最終完成所有的學業後,畢業典禮抱著新生的兒子上台領完學位證的時候,全場很多人起立給了她熱烈的掌聲,係主任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她看到丈夫也很動容,眼裏閃著淚光,因為她是那一屆裏唯一個抱著孩子上台去領學位證的媽媽。
隻有他知道她為了拿到這個碩士學位證書,付出了多少。
後來她在領域裏經營得風生水起,丈夫也開始支持她的事業,醫學博士的他不再有優越感,也可以每天早早地從試驗室裏回來帶孩子,更感動於她對事業的執著,欣賞她的不妥協、不氣餒。
其實,摧殘美人的,除了歲月,往往還有婚姻裏不體貼、不理解的男人,而成就女人的,唯有自己。
她知道,活著的就要做有價值的事情,最珍貴的選擇一定聽從內心,專注於喜歡,才能從中獲得滿足感,並賦予生活全部的意義。
這樣才能一次次不停地重塑自己,終其一生。無論是張艾嘉還是我的讀者,這麼多年過去,別人不僅能看到她們所經曆的故事,還能看到那些經曆留在身上的痕跡。它是美的,值得擁有的人生。
但現實中很多女性,喜歡用妥協來解決人生中的困境。
將矛盾大多藏在心裏,隻能在難過壓抑的時候,逃到工作中,再不濟換一個城市去旅行,躲掉日常中蕪雜的煩亂與焦慮,卻從未想著真正的改變,也無法真正忠於自己,永遠活在他人的期待中。
詩人瑪麗·奧利弗曾經這樣問過我們:“告訴我,你打算如何對待你僅此一次的自由而珍貴的生命?”
事實上,橘雅也做到了,無論別人說什麼,怎麼看待自己,都沒有關係。本來就不是同一種人,怎麼可能擁有相同的命運呢?
一個聰明的女人,一旦不再在意別人給自己貼的標簽,並自信地撕去它們,才會發現,這世上沒有誰能真正困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