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勢”,中國文化中,講得最好的是《孫子兵法》,主張用勢。這個道理,可以說是由道家思想而來,也就是從老子這裏發展出來的。多年前跟美國一個海軍將領聊天,因為是朋友談天說笑,他談起《孫子兵法》來,我說現在你們西方各國的軍事思想,隻講究力,不懂勢的妙用。你們隻講有多少力,多少製造兵器的工廠,多少鋼鐵,多少物資原料,有幾顆原子彈,都是用力來算計勝負。假如勝負真的隻靠這些來決定,那麼我們中國就慘了,我們什麼都沒有,隻有一個鹹鴨蛋。中國的《孫子兵法》講“勢”,不是比力的,是所謂“四兩撥千斤”。一個四兩重的東西,可以把一千斤重的東西轉動、推開。這就是“勢”,以寡擊眾,一個人打垮了幾百萬人!
《孫子兵法》闡述勢的道理很有意思,孫子對於勢的形容隻有一句話,“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其餘什麼都不講。孫子的秘訣就是這一句話,轉動一塊圓的石頭在“千仞之山”。古人的度量衡,七尺就等於一仞高,約等於現在的一丈高;“千仞之山”等於現在一萬尺的高空山上,有一塊石頭,重不過五十斤,但方向不定呼呼地轉。這一來,所有下麵每一個地方都要發警報,人人都要準備躲起來了,因為每人都有被打中致死的可能。“轉圓石於千仞之山”是一個勢,但等到這個石頭一掉到地上,隻不過五十斤重,那會有什麼大力量呢?小孩子走累了,就在上麵撒泡尿,用腳來踢它滾一滾,這石頭一點威風也沒有了。但是當這五十斤石頭在半空中一轉,那個勢一旦形成,百千萬人都要跑掉。所以孫子這麼一句話,就說明勢的道理,四兩可以撥千斤。
“勢成之”,生命的力量形成為勢,懂得這個道理才會懂得修道。所以要把握住那股勢,不管打坐、學佛、練功夫;甚至身上氣脈動了的時候,隻要把握住那個勢,生命的力量就可挽回。比如中國的醫學,有時候對病人也有起死回生的功效,真正最高明的醫生,利用病人本身生理上最後一點點微細的勢,還存在的生命力量,藥下去剛巧把他生命的力量調動上來,就把他救了。醫道到達這個程度,差不多近乎道了。雖然隻是醫學上的一種技術,卻都是高度的智慧,這不是一般讀了幾本醫書的中醫所可以了解的。所以說,萬物的形象,萬有的形成,跟生命力量的形成,都與勢有關係的。因此,把握勢這股力量非常重要。另外,所謂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時間也是一種重要的勢。
莊子說“颶風起於萍末”,台風剛剛起來時,海裏河裏看到一片浮萍葉子漂在水麵上,忽然浮萍搖動起來,從浮萍的底下冒出了一個水泡,立刻感到風起來了。最初隻是那麼一點,然後愈搖愈大,逐漸擴大成台風,可以把山嶽吹垮。台風的中心也愈轉愈大,台風中心是空的,叫作台風眼,裏麵悶極了,熱極了,沒有風,也沒有雨,是由一個勢形成的一股力量。
講到“勢”,中國文化中,講得最好的是《孫子兵法》,主張用勢。這個道理,可以說是由道家思想而來,也就是從老子這裏發展出來的。多年前跟美國一個海軍將領聊天,因為是朋友談天說笑,他談起《孫子兵法》來,我說現在你們西方各國的軍事思想,隻講究力,不懂勢的妙用。你們隻講有多少力,多少製造兵器的工廠,多少鋼鐵,多少物資原料,有幾顆原子彈,都是用力來算計勝負。假如勝負真的隻靠這些來決定,那麼我們中國就慘了,我們什麼都沒有,隻有一個鹹鴨蛋。中國的《孫子兵法》講“勢”,不是比力的,是所謂“四兩撥千斤”。一個四兩重的東西,可以把一千斤重的東西轉動、推開。這就是“勢”,以寡擊眾,一個人打垮了幾百萬人!
《孫子兵法》闡述勢的道理很有意思,孫子對於勢的形容隻有一句話,“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其餘什麼都不講。孫子的秘訣就是這一句話,轉動一塊圓的石頭在“千仞之山”。古人的度量衡,七尺就等於一仞高,約等於現在的一丈高;“千仞之山”等於現在一萬尺的高空山上,有一塊石頭,重不過五十斤,但方向不定呼呼地轉。這一來,所有下麵每一個地方都要發警報,人人都要準備躲起來了,因為每人都有被打中致死的可能。“轉圓石於千仞之山”是一個勢,但等到這個石頭一掉到地上,隻不過五十斤重,那會有什麼大力量呢?小孩子走累了,就在上麵撒泡尿,用腳來踢它滾一滾,這石頭一點威風也沒有了。但是當這五十斤石頭在半空中一轉,那個勢一旦形成,百千萬人都要跑掉。所以孫子這麼一句話,就說明勢的道理,四兩可以撥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