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19世紀美國盲聾啞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海倫·凱勒的自傳體小說。海倫·凱勒在19個月大的時候突患急病,從此陷入了一個黑暗而沉寂的世界。但是,她並沒有放棄,而是在她的老師安妮·莎莉文的幫助下,用頑強的毅力克服了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成就了自己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語言優美,富有表現力,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想象。海倫·凱勒動用了自己所有的感官去感知世界,表達了她的生活態度,傾訴了她對生活的禮讚。她使用“看到、聽見”這樣的字眼,對景色的描繪充滿了光感、色調感和音韻感,尤其是她對在海上遇到風暴和在鐵路橋上遇到火車的驚險狀況的描述之生動,真的很難讓人相信這是出自一個盲聾人之筆。
整部作品不但文筆雋永流暢,而且對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深遠影響。她對生命的熱愛,對光明和自由的渴望與追求,令人感動;她克服困難、超越自我的勇氣和毅力,令人震撼。她看不見,但她的世界陽光燦爛、色彩紛呈;她聽不見,但她的世界鳥語花香,充滿了美妙之音。
海倫·凱勒堅強、樂觀、感恩、自信生活充滿希望的人生是一部激人奮進的心靈教科書。如果我們也像她一樣珍視每一天,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有意義、有朝氣、充滿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