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域的文化對於人體運行機製的理解不盡相同,即便是醫生也難免會受到世俗的影響。其實我在這些年的曆練過程中也收獲了許多人生感悟,並且深切體會到現代醫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本書將在隨後章節中就這些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例如在對麵神經麻痹患者進行評估時,我首先想到的不是患者羞於表述的沮喪,而是某位老藝術家無法再用畫筆傳神。當談及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時,我非常清楚不同患者的預後情況截然不同。荷馬史詩《伊利亞特》誕生於距今3000年前,其中對於肩關節損傷進行了詳細描述。雖然那時候古希臘醫學充滿了神話色彩,但是這並不妨礙人們用現代方法來探索疾病的發病機製。眾所周知,風俗文化對於人們健康理念的影響無處不在,而某些地區對胎盤與臍帶的處理方法就著實令我吃驚。此外,在世界各地的骨科病房內也都上演著與疾病抗爭實現救贖的神奇故事。

“文章”這個詞根意為“嚐試”或者“努力”,本書中每個章節都將從獨特的視角對人體器官展開探討。雖然在創作伊始,我已將大部分人體器官以及相應的疾病涵蓋其中,但是依然不能做到麵麵俱到。我在安排本書目錄時借鑒了人體解剖學的順序,當然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習慣自由選擇。綜合各方意見,在本書即將開始的旅程中,這種從頭到腳的敘述方式最適合讀者理解與消化。

學醫不僅是為了謀生,更是為了收獲人生閱曆。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曆生老病死,同樣也要體會生活的酸甜苦辣。行醫就像踏上了漫長的旅途,而患者的靈與肉則構成了一道奇特的風景線。在通常情況下,我十分了解自己麵對的病患,但是醫學中總有例外發生,每天都有可能出現新的情況。臨床實踐不僅要了解人體結構與患者資料,更要鼓足勇氣去探索生命的未知——現在就讓這本書帶領我們走入神秘的人體世界。

那是個平淡無奇的早晨,我一邊品著漸涼的咖啡一邊瀏覽著屏幕上三四十位預約患者的名單。雖然他們大部分人都是老病號,但是這次位列第一的患者名字卻很陌生。我用鼠標點開他的病曆,看到屏幕左上角個人信息欄中顯示其出生日期為上周。沒想到這位患者居然是個剛出生幾天的嬰兒,從今天開始他的健康檔案將正式啟用,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那麼這些資料將伴隨他度過一生。雖然現在檔案裏空空如也,但是誰都無法預料未來會發生什麼。

我站在候診室的門廊輕聲呼喚這個嬰兒的名字。當時母親正在給他喂奶,她聽到後小心翼翼地站了起來,微笑著與我四目相視。她輕輕將孩子抱在懷裏,跟著我走進診室。

“早上好,夫人,請坐,我是加文·弗朗西斯醫生,請問有什麼事情可以幫忙嗎?”

她低頭看看懷中稚嫩的嬰兒,眼神中流露出自豪與焦慮,而我則在一旁耐心地等她娓娓道來。

不同地域的文化對於人體運行機製的理解不盡相同,即便是醫生也難免會受到世俗的影響。其實我在這些年的曆練過程中也收獲了許多人生感悟,並且深切體會到現代醫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本書將在隨後章節中就這些話題進行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