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共產國際給我們治病的藥方,是必須遵守的。這是“規則”啊!
第三篇,是從《魯迅全集》裏選出的,是魯迅複北鬥雜誌社討論怎樣寫文章的一封信。他說些什麼呢?他一共列舉了八條寫文章的規則,我現在抽出幾條來說一說。
第一條:“留心各樣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點就寫。”
講的是“留心各樣的事情”,不是一樣半樣的事情。講的是“多看看”,不是隻看一眼半眼。我們怎麼樣?不是恰恰和他相反,隻看到一點就寫嗎?
第二條:“寫不出的時候不硬寫。”
我們怎麼樣?不是明明腦子裏沒有什麼東西硬要大寫特寫嗎?不調查,不研究,提起筆來“硬寫”。這就是不負責任的態度。
第四條:“寫完後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寧可將可作小說的材料縮成速寫,決不將速寫材料拉成小說。”
孔夫子提倡“再思”,韓愈也說“行成於思”,那是古代的事情。現在的事情,問題很雜,有些事情甚至想三四回還不夠。魯迅說“至少看兩遍”。至多呢?他沒有說,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認真地加以刪改,然後發表。文章是客觀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複雜的,必須反複研究,才能反映恰當;在這裏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碼知識。
第六條:“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誰也不懂的形容詞之類。”
我們“生造”的東西太多了。總之是“誰也不懂”。句法有長到四五十個字一句的,其中堆滿了“誰也不懂的形容詞之類”。許多口口聲聲擁護魯迅的人們,卻正是違背魯迅的啊!
最後一篇文章,是中國共產黨六屆六中全會論宣傳的民族化。六屆六中全會是一九三八年開的。我們當時曾說:“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隻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這就是說,必須反對空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生活的共產黨員,必須聯係中國的革命實際來研究馬克思主義。
“洋八股必須廢止。空洞抽象的調頭必須少唱,教條主義必須休息,而代之以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把國際主義的內容和民族形式分離起來,是一點也不懂國際主義的人們的做法,我們則要把二者緊密地結合起來。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隊伍中存在著的一些嚴重的錯誤,是應該認真地克服的。”
這裏叫洋八股廢止,有些同誌卻實際上還在提倡。這裏叫空洞抽象的調頭少唱,有些同誌卻硬要多唱。這裏叫教條主義休息,有些同誌卻叫它起床。總之。有許多人把六中全會通過的報告當做耳邊風,好像是故意和它作對似的。
中央現在做了決定,一定要把黨八股和教條主義等類,徹底拋棄,所以我來講了許多。希望同誌們把我所講的加以考慮,加以分析,同時也分析各人自己的情況。每個人應該把自己好好地想一想,並且把自己想清楚了的東西,跟知心的朋友們商量一下,跟周圍的同誌們商量一下,把自己的毛病切實改掉。
這就是共產國際給我們治病的藥方,是必須遵守的。這是“規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