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後走到皇帝前,坐下,看著皇帝歎道:“陛下,妾身也很怕的,怕承乾的命運,怕泰兒的命運。”皇後又說道:“陛下,臣妾也問過了魏征的提議,臣妾想了想,如果按照魏征大人的提議,大唐會多一個王爺,會多一個國師。臣妾知道陛下的擔憂,您是擔心日後,怕子孫不能壓的住。其實臣妾也擔心,但是臣妾後來想,按照李響所說,大唐也就好100多年,200年不到,到時整個大唐都亂了,然後是400年戰爭。那時沒有大唐了。陛下,你覺的呢?”
太宗皇帝愣愣的看著皇後,這麼多年了,皇後很嫻慧,這麼多年來他從來都是最想信她的,她也是他最愛的女人,他當皇帝後,直接就立為皇後,這麼久以來從來沒有讓他煩過,皇後幫他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直接就立為了太子。他一直相信他們一定會幸福,皇後也從來不參與朝堂之事。這是第一次皇後發表了意見。皇帝突然感覺有些陌生,這有點不象他夫妻多年的皇後了。
長孫皇後看著皇帝,靜靜的看著,沒有再說話,皇後很聰明,她知道話該說道什麼地方最好。她了解的皇帝是最聰明的,也是最果斷的,要不然就不會有‘玄武門之變了’。
三天後,太宗皇帝下了聖旨,內容就是魏征的提議,幾乎沒有更改,封李響為王爺、國師。此聖旨在朝堂上幾乎沒有議論,直接通過,皇帝氣的又直接走了。
當聖旨到了李響這裏,李響看著宣旨的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李靖,李孝恭等文臣武將,幾乎全朝堂都擠到他這裏了,問道:“宣旨,王爺,國師?”眾人點點頭。
李響又問道:“宣旨可以不接吧?”眾人搖頭。
李響又問道:“接了旨可以不做吧?”眾人搖頭。
李響說道:“行吧,拿來吧。”長孫無忌給了過去,李響接過來直接往椅子上一丟,眾人看著眼一抽。誰家接聖旨不是畢恭畢敬,不是嚴肅無比,聖旨不是高放堂上,就沒有李響這樣的,像丟抹布是的隨手一丟,即便有,也是人後的,沒有宣旨人未走,就這樣的,這是有聖旨以來,幾千年未有之事。
李響看著眾人,說道:“還有事?”
長孫無忌說道:“王爺,日後你要上朝了。”李響道:“上朝?”
房玄齡道:“是的,王爺,明日王爺就要上朝,並且要先準備後所議之事。”李響道:“我知道了,你們走吧。”
唐時帝王每日都要臨朝視事,文武官五品以上及監察禦史、員外郎、太常博士,每日朝參。
第二天,朝堂上眾人進殿,皇帝上位,左右一看,問道:“國師呢?”
眾人低頭,早在排朝班時,大家就找過了,李響沒來。
皇帝說:“沒來?”眾大臣點頭。
皇帝說:“這就是你們要的王爺,國師?”眾人不說話,隻是頭低的更多了。
皇帝看著眾人,半響說道:“來人,去請國師上朝。”侍衛領命而去。
李響呢,睡的昏天暗地,被拉了半天,才起來,走出殿外,冷風一吹清醒了一些,看看天,黑的,宮燈還在亮著,他昏沉沉的走到了朝堂上。進殿後,他往最後一根柱子後一靠,眼睛一閉,又準備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