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郊區,驕陽似火。一農民正在開墾一片荒地,他揮汗如雨地鋤著。這還不是機械化的時代,人力仍然是重要的耕種途徑。突然,鋤頭當的一聲似是觸到了硬物,農民刨開周遭的土,挖開一看竟是一大塊石頭。他本想挖出石頭好繼續開墾荒地,沒想到這石塊竟大的出奇:自己一連挖了三天都沒有挖到底,他不信邪,叫來親戚又挖了三日仍不見底,但這塊石頭大體的輪廓已經明晰了。農民將此怪事彙報政府,政府派專家前來勘察。接連趕路而來的專家競稱這塊巨石的曆史早於春秋時期。其中的地質學家根據石頭的情況判斷:其內空心。
石頭中到底有什麼?這引來了一批敏感的考古專家。經過半個月的清理,一個巨大的石門出現在專家們的眼前。但見石門上用楚文刻著“願鳳重生”的字樣“錯不了,一定是座大墓!”總負責人老張道。可在老張的印象中,東周時期並未有用石中葬的風俗,且由於技術桎梏,也沒有辦法開采出一整塊大石頭作為墳墓的。這用一整塊巨石構建的石墳究竟有什麼秘密呢?
隨著考古工作的進行,墓門被打開,這是一條寬闊的甬道,直達墓穴。甬道內並無機關,考古人員順著甬道來到正殿,這裏十分簡單:三個大木箱子裝飾華貴、無棺槨、無穹頂。隻有一張書案、一把雕飾鳳凰的椅子。頭頂用夜明珠裝點著南鬥朱雀、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和北鬥玄武,正核心是一顆象征紫微帝星的大珠子。左右兩耳室分別有四十隻大箱子,除此之外並無他物。
看來隻有這箱子有答案了。老張這樣想著。正殿西頭的箱子盡是甲胄,保存完好。楚風!是楚國的甲胄。楚墓!一定是楚墓。老張想著打開了東頭的箱子:絲織物!許是楚國王公貴族的墓葬。可中間的箱子打開後發現隻有厚厚的灰土,灰土下,一麵殘破的鳳凰旗幟弱不禁風。
耳室的箱子隨後打開,沒有陪葬的金銀器物,隻有一卷一卷的竹簡仍保存完好。而在這竹簡中,他們找到了墓主人的答案。一位塵封了數千年的梟雄人物終於再次浮出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