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番外一(1 / 2)

楊家村楊家,自從龍鳳胎出生後,日子是越過越紅火,自家人就不說了,嫁出去的女兒生活美滿,家裏的男娃一個比一個爭氣。

因為孫兒們的出息,再加上孫女那膽大包天的想法,楊大栓心裏高興的同時,又覺得他是真的老了,孫子孫女們的事情,他弄不清楚,還是不要瞎管,在家裏帶曾孫子,和村子裏的兄弟打麻將,看著一家子人熱熱鬧鬧的,對於現在的情況,他已經很滿足了。

範氏的日子過得就更舒心,家裏的四個兒媳婦,雖然依舊會因為小事吵吵鬧鬧,但在範氏麵前卻是一片和氣,恭恭敬敬的,誰讓婆婆上了年紀,又因為上次生病的事情,雖然這些年已經養得很好了,可楊鐵柱兄弟幾個還是緊張得很。

王氏和孫氏就不說了,就是李氏和周氏心裏有些小計較,也沒有膽子當著範氏亂說,因為她們都知道,要是公公婆婆被她們氣出個好歹,相公是絕不可能原諒她們的。

所以,原本因為操勞而顯出老態的範氏倒是越養越年輕。

楊鐵柱兄弟五個,除了依舊在縣衙當縣令的楊天佑,其他四個兄弟,依舊勤勞地伺候他們家的那些田地,至於另外置辦給晚輩的莊子這些,他們也不插手。

“鐵柱,銅柱啊。”看著在地裏割稻子的楊鐵柱兄弟四個,一邊有村民不理解地問道:“我都不知道怎麼說你們了,一個個兒女都這麼有出息,幹什麼還要這麼累?請人做這些,多好啊,你們家也不差這點錢啊。”

“大喜哥,”楊鐵柱停下手裏的動作,看著站在田邊上的楊大喜,笑著說道:“我們兄弟幾個不都是泥腿子出身嗎?不做這個,還能做什麼?”

雖然說都是種田,可沒有生活壓力的種田和以往老是擔心收成不好家裏人挨餓受凍不一樣,如今家裏不缺錢,糧食也不再往外賣,雖然是一樣的累活,心裏沒有了壓力,幹起來總覺得比以前輕鬆。

“鐵柱,你這人就是不會享福,我可聽說了好幾次,你家小樹和小花兒每次來,都想接你去縣城裏,我看你就是個勞碌命。”

楊大喜的話,楊鐵柱停在心裏很是高興,臉上笑嗬嗬的,“那是他們孝順,我現在還年輕,不到享福的時間。”

“大喜哥,”一邊楊銀柱同樣笑著說道:“說得好像你們家孩子不孝順似的,你們家那幾個小子不也經常勸你,讓你們在家休息嗎?”

楊大喜聽著笑容也跟著燦爛起來。

側頭看著不遠處,村子裏一座有一座青磚瓦房的大院子,想著兜裏的銀子和倉裏的糧食還有今年他有兩個孫子很有可能會考取秀才,隻要一想到這些,他就覺得他身上有使不完的勁。

如今的楊家村,像楊大喜這樣,不愁吃穿的家庭很多,大多是糧食的豐收還有做輪椅賺來的銀子,當然,還有一些和楊春榜年齡差不多,讀過書的年輕人,跟著楊家年輕一輩,在外做事。

當然,生活好起來的,並不僅僅是楊家村,還有楊家的親戚,鄰近的幾個村子。

自從雙季稻推出後,整個交州的百姓,基本上都是家家有餘量,頓頓能吃飽,而如今,因為秦九的到來,在交州,筆墨紙硯的價格是整個北漢最便宜的,就是普通的百姓也能買得起。

讀書熱潮一下子就被掀了起來,書院和先生緊缺。

隻是,那個時候,楊家第三代,作為書院的院長,楊春林才剛剛將縣城裏的楊氏書院打理妥當,他和楊家此時都不具備將楊氏書院擴張到整個交州的能力。

再來,有楊氏書院的範本在前,交州的其他家族也不是傻子,紛紛在屬於他們的地盤,開起了書院。

“春林哥,沒事的,”楊春花將早就寫好的計劃書遞給楊春林,“慢慢來,我們的優勢,絕對不是別人來看一眼書院就能夠學過去的。”

楊春林很高興地拿著計劃書,回去仔細地研究,說實在的,自從當了楊氏書院的院長,即使小榜弟弟以後會給楊家開辟另外一條光輝的道路前程,他還是覺得,肩上的膽子很重,將楊氏出院發揚光大,並不僅僅是說說就能變成現實的。

不過,等到多次詢問再將計劃書研究透徹後,楊春林心裏已經有譜,更是像小花妹妹所說的那樣,將這件事情當成了他一生的事業來做。

對此,楊家人樂嗬嗬地看著他帶著兄弟們努力,就是李氏心裏酸得很,明明她家春林才是楊家的長孫,有懂事又努力,怎麼說他也應該是家裏成就最大的。

這樣的想法在楊春榜的官越當越大的時候,尤為明顯,經常在王氏麵前說酸話,隻可惜,王氏這些年依舊沒什麼變化,倒是隨著日子越來越好過,整個人已經懶到一定高度,所以,她懶得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