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回 之前(1 / 3)

地球編號301

世界曆史:

公元2250年,第三次世界大戰開始了,這次的戰爭隻持續了一年。這次戰爭並不是人與人之間的戰爭,而是人與人工智能之間的戰爭。

這場戰爭發起的原因,要從30年前說起。

起初,人工智能的普及,讓人們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功能各異、形態多樣的智能機器人,在城市的各個地方做著人最不愛做的體力勞動與重複勞動。

不過好景不長,因為大批機器人勞力的上崗,也就意味著,幾倍於機器人數量的工人失業。這個問題已開始並沒有引起注意,畢竟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有資本引入如此數量的機器勞工,所以失業的工人還可以獲得在中小企業工作的機會。

隨著時間的推移,又過了十年,各國政府都開始頭疼起來,因為當年的科技大飛躍所帶來的後遺症爆發了。十年內,擁有大資本引入機器勞力的企業,由於投入與產處比的原因,逐漸形成了行業壟斷。大批的中小企業倒閉,失業人口驟然上升。破產家庭的集體出現,在城市中形成了一個個的流浪者棚戶區。而那些壟斷企業,最終也都成為了連國家都無法撼動的經濟體。

經濟體們為了能夠更好的盈利,便在人工智能上投入了更多的經費。於是人工智能開發者在短短的幾年之內,居然將人工智能的算法提升到了可以自我學習完善的程度。這種提升,讓很多還可以維持生計的中產階級家庭感到了危機。

與他們同樣感到危機的還有很多國家政府,因為他們的科研機構在提出人工智能優勢的同時,也提出了一個擔憂,那就是很多科幻中才會出現的話題,人工智能叛變。很多國家政府都想要強製終止人工智能自我學習的研究,但是他們已無法阻攔,因為當托拉斯出現時,國家政府已經沒有任何方法可以去限製這些政府資金唯一貢獻者了。

就在這種形勢下,一名叫孫啟霖的基因工程與細胞學家提出了一個想法,那就是既然我們無法阻止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的發展,那麼我們就來強化我們自己。這個觀點一出,各國政府都非常同意,於是他們就這個觀點召開了一次非公開性會議,就在這次會議上《人類進化計劃》正式啟動。

計劃啟動的前兩年,各國政府都是暗地裏用自己的財政來支持。可是隨著研究時間的推移,這個計劃隱藏不住了。得知這個計劃的其他經濟體還算是無所謂,但是醫藥類的經濟體則是如坐針氈。因為這個計劃如果研究成功,則會出現大麵積的人類進化,這種進化不僅會加強人類的骨骼密度與肌肉韌性,同時會提高人類的免疫能力與壽命。當人們不再為病痛與壽命擔憂的時候,受到最大經濟損害的便是醫藥行業。於是,醫藥行業的托拉斯開始行動了。

當時的醫藥行業經濟體中,一共有五個寡頭企業。這五個企業的核心人物在美國組織了一場會議,這次的會議針對的就是如何阻止《人類進化計劃》的繼續。經過了半個月的商議與準備,會議最終得出了結論:第一是以醫藥供應限製來威脅參與研究的國家,第二是用媒體宣傳來抹黑人了進化的後果,第三是投入資金組織失業人群對自己的國家進行反抗,讓政府無暇顧及研究,拖慢研究時間甚至是就此讓計劃徹底停擺,最後就是高價雇傭私人間諜與雇傭兵,盡可能的幹擾甚至暗殺計劃的核心人員。

各國政府也不是傻子,當他們得知這些寡頭會麵的時候,已經對他們的想法有多察覺。於是立即安插了臥底對會議進行監視監聽,當各國政府得知了會議商討的結果之後,都是如芒在背,他們這次充分地意識到了,當經濟體出現壟斷之後,國家將麵臨何種敵人。

曆史上最大的一次暗戰開始了,這次的暗戰便是國家機器與壟斷經濟體的戰爭。這場暗戰持續了三年,三年內,警察與軍隊每天都如臨大敵,他們在各地與被經濟體欺騙煽動的人們對峙,警察與軍隊不能開槍,不能使用暴力,隻能防禦與勸說。被收買的媒體們也都在不斷的進行著不實的報道,混淆視聽,以此來阻止政府的勸說活動。而私下裏的暗殺與反暗殺,更是接連不斷。更糟糕的是,其他的經濟體也覺得阻止這項計劃是有必要的,所以也紛紛的參與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