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於朝堂之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麵脫冠向皇帝請罪。

這件事在百官中,在百姓中都引起了軒然大波,賑災銀被盜一事很快蓋過了皇帝寵妃事件。

人人都在熱議,究竟是哪個缺德鬼一連兩次盜走了四十萬兩賑災銀,居然連大理寺卿都拿他沒有絲毫辦法。

甚至有流言在有心之人的引導下隱隱傳出——此次西北大旱,賑災銀接連被劫,是新帝剛登基便大開殺戒,手段殘暴,惹怒了老天的結果……

對於此事,長笙此前也略有耳聞。

要知道這大理寺卿傅大人素有“大盛神探”之稱,連他都束手無策,那這四十萬兩賑災銀估計就要打水漂了。

那位傅大人是晉陽候傅家的嫡次子,景順三十五年的狀元郎,自幼被被譽為神童,他以僅十七歲的年紀及第高中狀元,年少有為。

可惜天妒英才,這位少年狀元郎從小身子骨就不大好,常年身患重病,曾經一度被傳英年早逝,因此他在奪魁後便一直沒有出仕,為此先帝都曾大為惋惜。

而就在年前,這位傅大人的病竟慢慢好了,新帝登基後,也是相當看重他,直接封他做了正三品的大理寺卿,掌審讞平反刑獄之政令。

而這位傅大人也相當不負所望,鐵口直斷,明察秋毫,上任不到一年的時間,查清了數起陳年懸案,也理清了不少冤假錯案。

曾經鬧得京城人心惶惶、讓上一任大理寺卿束手無策的那個奸.殺無數無辜少女的變態采花賊便是被傅大人活捉的。

京城的百姓都尊稱他為“大盛神探”。

而就是這麼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如今對賑災銀被盜一案竟也是一籌莫展。

長笙心想,看來這次狗皇帝真是遇到大難題了……

懷著無比糾結的心情,長笙被趕鴨子上架,拎著一碗“愛心補湯”走進未央宮“噓寒問暖”去了。

蕭續正在和幾位大臣商議政事,見到她來,倒也未多說什麼,隻隨意看了她幾眼,便自顧自忙去了。

砰——

“一群廢物!”

長笙正坐在一旁的太師椅上昏昏欲睡,被皇帝陡然的咆哮嚇得瞌睡蟲全跑了。

皇帝怒不可遏,臉色鐵青,大殿裏噤若寒蟬,幾個大臣們戰戰兢兢地跪了一地。

李九章站在皇帝身後,拚命給長笙使眼色,示意她上前解圍緩和一下氣氛。

可長笙實在不想這個時候上前直麵“大殺器”怒火,於是秉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精神,她斜眼假裝沒看見,坐在那兒裝死。

幸好就在此時,有勇士出來打破了沉默——

一個小太監匆匆忙忙進殿來,跪在地上想蕭續稟告:“皇上,傅大人求見。”

“宣!”蕭續沒好氣地開口。

小太監領命告退,不一會兒從殿外進來一個穿著暗紅色蟒袍官服的清瘦俊朗的身影。

長笙好奇地瞥了眼著進來的青年,然後兩眼死死盯住他,眨眨眼,再眨眨眼……

“微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

“起罷。”

青年謝恩起身,他不經意間也看到了坐在一旁長笙,對上對方似笑非笑的目光,青年有些怔楞,直直地盯著長笙瞧。然後他敏銳地察覺到了上方皇帝不善目光,趕緊回神,對長笙躬身行禮後,急忙轉回身麵對蕭續,不敢再看長笙一眼。

長笙挑挑眉,樂了——嗬!冤家路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