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失控》中文版的讀者們(1 / 1)

而今天,一切都改變了。萬維網,遍布全球的網絡,由電話、iPad和個人計算機組成的實時網絡,還有可以自動駕駛的汽車,都出現在我們眼前。我在這本書中所概括的原則顯得更加必要和重要。事實上,這本書如今在美國的銷量要比它當初發行時的銷量還要好。

這就是我說的好消息。壞消息是,在過了20年之後,我們對於如何使大規模複雜事物運作起來的理解仍然少有進展。我很遺憾地告知大家,不論是在人工生命還是機器人技術,抑或是生態學或仿真學領域中,並沒有出現新的重大思想。我們今天所知的,絕大多數是我們20年前就已知的,並且都在這本書中提及了。

我很高興這本書得以被翻譯成中文。我寄望於一些中國讀者在讀完本書後,可以追本溯源到原始的研究論文,並繼續深入下去,發明或發現全新的理念,從而使這本書徹底“過時”。若果真如此的話,我會認為我的作品是成功的。

希望你能開卷有益,並喜歡我的下一本書:《科技想要什麼》(What Teology Wants)。

凱文·凱利

2010年11月

於美國加州帕西菲卡市

而今天,一切都改變了。萬維網,遍布全球的網絡,由電話、iPad和個人計算機組成的實時網絡,還有可以自動駕駛的汽車,都出現在我們眼前。我在這本書中所概括的原則顯得更加必要和重要。事實上,這本書如今在美國的銷量要比它當初發行時的銷量還要好。

這就是我說的好消息。壞消息是,在過了20年之後,我們對於如何使大規模複雜事物運作起來的理解仍然少有進展。我很遺憾地告知大家,不論是在人工生命還是機器人技術,抑或是生態學或仿真學領域中,並沒有出現新的重大思想。我們今天所知的,絕大多數是我們20年前就已知的,並且都在這本書中提及了。

我很高興這本書得以被翻譯成中文。我寄望於一些中國讀者在讀完本書後,可以追本溯源到原始的研究論文,並繼續深入下去,發明或發現全新的理念,從而使這本書徹底“過時”。若果真如此的話,我會認為我的作品是成功的。

希望你能開卷有益,並喜歡我的下一本書:《科技想要什麼》(What Teology Wants)。

凱文·凱利

2010年11月

於美國加州帕西菲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