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頓左穀蠡王定好小霸王與公主成親的日子,公主聽到此事,仿佛晴空霹靂,找到父王冒頓理論,道:“為什麼王子兩次都勝了,怎麼都不算數了呢?”
冒頓虎個臉道:“上次王子投機取巧,分明是小霸王盡全力打敗了樓蘭,這次王子打敗了車師,也不報喜,以先報者為贏。”
朵蘭公主道:“分明是父王偏袒小霸王,為什麼?”
冒頓道:“左穀蠡王是父王的愛臣又是我的救命恩人,小霸王有什麼不好?乃我匈奴一虎將,必為我可大用!日後也可以大福大貴。”
然後又低聲道:“王子是有些本事,可畢竟依附於我們,又何得何能呢?”
朵蘭公主道父王不講信義,做事勢力,尖牙利齒把冒頓頂的啞口無言,冒頓氣的吼道:“連父王的話都不聽了,給我拉出關起來!”
小霸王如願以償取了朵蘭,他戰勝了烏孫王子,王子在悲戚中默默無語,小霸王德意的對烏孫王子嘲笑,王子無奈悲心難忍。
朵蘭公主含淚嫁給了小霸王,嫁入左穀蠡王府後,整天鬱鬱寡歡,也不搭理小霸王,左穀蠡王很是著急要孫子,但又無可奈何。
很快一位妖豔的官家小姐看中了左穀蠡王的家業,就嫁給小霸王當夫人,雖說嬌氣點,但嘴甜,把小霸王哄的喜滋滋的,特別是左穀蠡王王後,慢慢的公婆都不喜歡朵蘭公主,對這嬌小姐歡喜。
公主慢慢成了冷宮。一日公主遇見這位嬌小姐,傲慢的挖苦公主:“整天哭喪的臉,哪象女人連個孩子都沒有。”說著雙手自豪的捧著懷孕的肚子,又鄙視的看著公主。
公主哪受過這等氣,上前抓住她的頭發,使勁摔出雲,一下撞在圍欄上,倒在地上流了一地的血,小產了。
小霸王聽說後象一頭發瘋野獸,找到公主大發雷霆,公主根本不甘示弱,也不認錯,小霸王重重的一巴掌,打在了太陽穴,公主當場七殼出血倒在血泊中。
過後小霸王也害怕了她畢竟是公主,因此殺人滅口,殺光了公主身邊所有的侍從,其中有侍女幸免於難,她其實也是冒頓的眼線,為了出宮花錢與一位左穀蠡王的侍女換裝上街買點東西,回來見許多人很是驚慌,她身穿左穀蠡王家奴服飾,打聽到公主已死大驚,又發現小霸王準備起軍兵變,連夜逃走,把公主已死於小霸王要變之事告訴了冒頓。
冒頓一聽眼前一黑就暈倒了,他現已上了年紀身體操勞過度,全天下隻有公主在他麵前無憂無慮,想說就說想笑就笑,天下再無二人,本來逼婚他就於心不人,本有悲涼之感,心中愁苦,現聽說公主已死,自責是自已害了公主,悲心過度言語困難,不能下地走路,自知不多日了。
於是傳太子﹑右賢王﹑烏孫王子於眼前道:“公主已被小霸王殺死,已無親情可言,小霸王父子多年來對付漢朝,漢朝自滅秦又經七王之亂,國力不濟本著以和為貴常進貢左穀蠡王,左穀蠡王現擁兵自重,為我心頭大患,現在當勿之急是,除掉小霸王而不生亂,才為上策。否則,內亂必有大亂。”
冒頓接著氣喘籲籲道:“本王還有一事,本王在月氏受辱,至今還未報仇雪恨,太子、王子你們可要為我報這一箭之仇。”
冒頓拉著王子手道:“王子我把你當親兒子一樣,你要發誓替我報仇,忠心於匈奴。”
王子悲痛道:“大王,大月氏是我們共同的敵人,我不報此仇誓不為人,我發誓效忠大王和太子。”
冒頓安詳的離去了。
太子他們傷心欲絕,右賢王鎮定的說:“太子切不可發喪,如眾臣知此事小霸王帶頭趁亂起兵,就難控製了。”
太子稽粥立經右賢王、烏孫王子等擁戴已密登王位,號老上單於,老上單於怕冒頓單於駕崩之事泄露,仍以冒頓名義向小霸王下旨,小霸王見旨意內容,認為冒頓等不知公主之死,略微安心一點。
旨中仍稱駙馬,進宮中密商滅大月氏之事。
這些年漢朝經休整已恢複國力,不再忍受匈奴欺壓,發兵反攻匈奴,左穀蠡王兵敗受挫,父子商議切不可急於兵變,若招致漢朝與冒頓兩麵攻,後果不堪設想。
父子倆看完信認為冒頓不知朵蘭公主已死之事,冒頓召附馬商議進攻大月氏之事,小霸王何不向大王請求支援來對付漢朝,待日後再商議大月氏。等時機成熟再起兵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