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龍爭霸-天山(1 / 2)

塞雪茫茫八千裏,雲外天山兩相依;

冰寒才至大漠匿,伊犁河子忙兮兮。

天長地久、山高水遠,世間萬物生靈,有多少千古疑惑,天有多高?天之極高在哪裏?地有多遠?地之極遠又在何方?

天地之間生有九龍,五龍生在極高,曰天龍;四龍生在極遠,與海為生,曰四海之龍。

有道是:天地西北之處有大荒,那裏狂風肆掠,飛沙走石,妖魔們張牙舞爪,禍害人間。大荒西南,有天台,為天下極高,天台終年寒冷,長年飄雪,天台也稱為天柱,周長圍三千裏,周圓如刀削。是人界唯一能夠到達天界的路徑,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達,其上生有蔥,人間俗稱蔥嶺。

天台隻見人去,不見人出,天台斷裂不合又稱不周山,其上生有五天龍,他們騰雲駕霧、神通廣大,彼此互不相服,整日爭鬥,群龍無首。鬧的天台不得安寧。

天帝見狀有所顧忌,怕生出事端,怎樣讓五龍神推出首龍,有先後次序,相安盡職、不再生事。於是召見天神們商討,想出一妙計:能讓天龍分出高低,定出首龍。於是天帝下令召見見五位天龍,隻見個個神勇,但毫無次序尊卑。於是問:“你等個個英勇,誰更勝一籌呢?”

五龍道:“回陛下,我等自出世到如今已爭鬥千年,不分勝負。”

天帝有些犯難,本想以勇論高低,這行不通,但又一想幹脆以年歲論高低,於是又問道:“你等誰最年長?”

五龍又回道:“我等同生於天台,不分先後也不知誰年長。”

天帝正為難時,智多星上前行禮解難道:“陛下,以臣之見,長者必先見天日,何不讓他們比試,明日誰最先見日出者為長,您看如何呢?”

天帝一聽果然好策,挺挺身子麵帶微笑對五天龍道:“世間萬物皆有長有輕,有先有後,你等武不分勝負,歲不能分長幼,朕決定你等明日誰最先見日者為長,冊封為天龍之首,你等如何?”

五龍本想狡辯,見天帝麵有怒色,已決意,也不敢造次。領命回到天台,各自盤算如何取勝。

其中一天龍自認為五龍之中最為神速,心思索:我逐日而行,明日不就能最先見日出了嗎?

此時正是日落西山,於是就騰雲駕霧追日西去,他哪裏能追得紅日!於是伏在了天台之西,化為興都庫什山,成為西天龍,高大聳立的興都庫什山是西龍龍脈。

一天龍心想:天台是天下最高,站在最高處就能最先見日出。他最為凶險,站在天台最高之處隻等日出。其他天龍一來不願與他紛爭,二來另有打算,他躺臥在天台之巔卻並未首見日出,但因居中,成為中天龍,喀喇昆侖山是其龍脈。

還有一天龍,認為南比北熱,當距太陽最近,南去必最先見日,於是向南奔去,居天台之南,被天帝冊封為南天龍,喜馬拉雅山是其龍脈。

最智慧天龍認為,太陽東升西落,向東自然是最先見日出,於是東去,果然最先見日,天帝冊封為東天龍,尊為天龍之首,萬山之王的昆侖山是其龍脈。

最後一天龍見其他天龍都有去出,正不知如何是好,忽然見大荒之上,北天電閃雷鳴,狂風大作,一道天柱直上天穹,認為是登天之路。

他心中大喜我何不上天庭,可首見日出啊!於是騰空而起,竟於天柱相撞,龍、柱相嵌轟然向東倒下,天龍一折兩斷,位居南為南天山,一段居東為東天山,天柱居北為北天山,三例相連高聳入雲。

北例天山是天柱所化,其天柱實為魔柱,所以由魔所控,魔柱由來且聽第二章分解。

天山之龍居天台之北被封為北天龍,天山是北天龍龍脈。

天山居中分大荒為南北兩荒,天山之北為準格爾,之南為塔裏木。

天帝任命托木爾為天山王化為托木爾峰,是天山的守護神,托木爾是鐵的意思,具王者風範,頭戴銀盔,身披白甲,閃爍著靚麗的銀光直指蒼穹,巍巍矗立在群山之中。

托木爾峰雄壯狂野,晴空萬裏,晴天辟雷,雪塵滾滾,跌落萬丈深淵,掀起數丈雪浪。騰起的雪霧,像末日的蘑菇雲,粉身碎骨的巨浪,曼天揮撒。

有時又很溫柔,晨風剛剛吹過溫潤的草原,山上雲纏霧繞、就象是仙山秘境。當雲霧緩緩離去,湛藍的天空,冰川上有水晶般的冰溶洞、冰鍾乳、冰塔、冰椎,晶瑩剔透;淩寒怒放的雪蓮,清香四溢地繚繞著,讓人向往。山間四季常青的雲杉擁簇著它,山下遍野的燦燦的金色花朵,迎風招展,搖曳多姿,這裏是多麼的美麗啊!有詩為證“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