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等了,她不會來了。”
西北邊陲的小鎮上一個形容枯槁的老人對著自家倚靠門邊坐著睡著了的兒子輕輕拍了拍肩膀,老人目光深邃的望著東方,天色漸晚,橫穿山鎮靈犀的大街上,路人行色匆匆,大都是著急趕路回家當地居民,夕陽西下,一大抹殷紅映在這個帥氣的年輕人臉上,仿佛是醉了一般的坨紅。
“父親,我不相信笙兒妹妹會是那涼薄之人,她定是因為有什麼事耽誤了。”年輕男子應聲起身給父親作了個揖,他此刻眉頭微鎖,心中似乎有些許憤懣,話音落罷的他抿了抿唇,他還是對那個叫笙兒的姑娘沒有如約而至有些不相信。
“唐兒,我李家已經不是從前那個李家了,想當年我李宗業也是位極人臣之輩,誰曾向被朝裏奸賊陷害,遠了那朝堂……”老人緊閉雙眼斜了斜腦袋,不讓自己因為過於傷心的淚水流出來,隨即顫顫巍巍地抬手,一把拍在李唐的肩上,李唐趕緊上前攙扶父親想把他拉回房裏歇息,老人挺了挺身子,表示自己的身子骨還算硬朗,隨即擺了擺手讓李唐不用來扶,然而他剛挺直的身形又繼續佝僂了下去,嘴唇嗡動,說起了一些陳年往事。
如今之後執掌天下的乃是青蒼王朝。青蒼王朝自高祖皇帝周顯除掉荒婬無道的黃嵐王朝至今曆經了六位皇帝,共計一百二十多年,第五任皇帝年號嘉和,是個倒黴鬼,自打登基以來天災人禍不斷,朝廷內黨爭不斷,鹹安宮內閣裏今日的紫袍綬帶明日可能就是菜市口抄斬的素衣,京城外遠在西南的叛軍打著舊朝勢力的旗號造反,橫穿吳地的兩條大江其中之一的嘉瀾江頻繁決口,嘉和皇帝在位的九年裏決口共計有三次之多,號稱“魚米之鄉”的吳地遭遇水災後經年顆粒無收。
直到嘉和皇帝駕崩新帝登基立年號為乾祐的那兩年裏嘉瀾江的決口仍然沒有得到良好的治理,天下不安定不說,西北草原部落聚眾十萬犯邊,不到一個月攻破西北雁行關直逼晉陽城,不到半年,苦苦支撐的晉陽因久無援軍來救而向朝廷上書告急。
就在青蒼王朝危如累卵的緊要關頭,嘉和皇帝的身子骨卻江河日下,嘉和六年的時候皇帝已經病的不能經常來上朝了,每當有折子都會通過秉筆太監蘇中和代為收取,文武百官都意識到蘇中和地位的重要,不知從誰開始起頭紛紛給秉筆太監送禮打關節,蘇中和也不客氣,來者不拒照單全收。後來皇帝的病越來越厲害,六部尚書及內閣宰相們膽大妄為,直接繞過皇帝自行碰麵議事,不到三年,年僅二十七歲的嘉和皇帝駕崩了,留下自己八歲的兒子登基作殿。
嘉和七年,時任工部侍郎的李宗業麵對滿目瘡痍的青蒼王朝血淚涕下,一心要幫青蒼王朝擺脫如今困境,成就一番千古佳話,然而內閣控製朝政,他不僅沒有覲見皇帝的權力,也沒有做事的官銜,隻能眼看著朝廷的體係日益癱瘓,無可奈何之下的他不惜變賣了所有家產賄賂蘇中和,蘇中和好似良心發現一般時常帶著李宗業去見皇帝,。
看到躺在床榻上病懨懨的嘉和皇帝後李宗業老淚縱橫,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跟皇帝說:“陛下,如今山河動蕩,就讓微臣留在陛下身邊服侍陛下吧,陛下不能看折子寫朱批,就讓微臣為陛下代讀奏疏,讓蘇公公代為秉筆,懇請陛下恩準,微臣也好為了青蒼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嘉和皇帝已經病入膏肓,如今能有臣子來看望他讓他感到欣慰,六部尚書及內閣宰相都也已經越過皇帝自己議事了,想不到如今這般情形之下還會有人惦念著他,皇帝同意了。臨近賓天之際,皇帝憑借著自己僅剩的殘存意誌下了一封詔書:“擢吏部侍郎李宗業升為吏部尚書,入內閣,加封太子太保,輔政大臣……”然而也就在那一日西北晉陽城破,處在晉陽城後方的山鎮靈犀被迫應敵。
不是通過正常考核或是通過其他官僚拉拔起來的李宗業是不受同僚待見的,受到同朝為官的同時排擠不說,不斷有風言風語在小皇帝的耳邊吹風,魚躍龍門的李宗業無疑是一步一個坎的。
然而再難也無所畏懼,縱使在這般境地的李宗業仍然平定了朝內黨爭,治理了嘉瀾江決口,西南叛亂也在他和當地地方勢力的交涉下將其打散,阻攔草原部眾在山鎮靈犀不讓其前進一步,用盡了渾身解數一舉破賊。
天下大定後的李宗業更加得到朝廷重用,受封榮國公,李唐也是在這時候誕生的。然而好景不長,幾年後朝中就有人彈劾李宗業勾結前秉筆太監蘇中和害死先帝,十惡不赦理應處斬,不滿二十歲的小皇帝偏聽偏信,全然不聽朝中其他大臣的辯駁之詞,饒是感念其是平定天下的股肱之臣,但最終貶李宗業為庶民,舉家流放山鎮靈犀。